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育人价值的思考
蒋珣
苏州市相城区漕湖学校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英语阅读的教学,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
关键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育人价值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更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发挥育人价值,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的提升,还要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
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育人活动的重要素材,教材中很多与初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相关的内容,这些具有较强育人价值内容,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精心挑选富含正面价值观、积极向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英文阅读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可以涵盖友情、家庭、环保、勇气、坚持等多种主题,通过故事、人物传记、科普文章等多种形式展现,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影响。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Friends”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中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内容要求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该单元通过不同语篇介绍了朋友的重要性、交友的标准、如何与朋友相处等内容。通过Reading板块的三个语篇,分别描述了Betty、Max、May三位主人公对其朋友的看法,展现了朋友的外貌、性格特点和品质。学生学习到“qualities(品质)”“abilities(能力)”“hobbies(喜好)”等与友谊相关的词汇,并理解到外貌并非是交友的主要因素,而品德、能力等更为重要。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不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还要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论据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例如:以译林版8B Unit 3《Online tours》中的“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为例,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时,可以通过读后活动设计,在完成读前和读中活动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读后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谈本文所提到的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并说出具体的原因。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回顾了阅读材料,还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了深层性的思考;利用开放性问题激发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让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及原因。这种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积极性,促使他们进行真正的、有价值的思考;采用问题链提升批判性思维,在读后活动中,教师还通过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强化跨文化意识能力
英语阅读材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文化包容性。同时,这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与跨文化意识相关的内容。在教材中可能会出现关于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食物、历史等方面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和分析,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单元主题教学,向学生介绍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重要节日,同时与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增强对跨文化差异的认知。
四、实现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引导
结合阅读材料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如感恩、同情、勇气、责任感等正面情感的培养。通过讨论、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反思个人行为,从而内化这些积极价值观,促进个人品德的完善。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的教材Unit 3《Never give up》这一主题单元通过介绍体现坚持不懈精神的故事,引导学生磨炼意志,培养抗挫能力。这种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教材中可能包含一些历史人物或现代榜样的事迹,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能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
五、增强实践应用与社会参与
鼓励学生将阅读材料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通过社区服务、环保项目等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和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例如:译林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实践意义的主题展开,如购物、旅游、环保、文化等。这些主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在购物单元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价格、选择商品、进行支付等;在旅游单元中,他们可以了解如何用英语制定旅游计划、预订酒店、询问路线等。这些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掌握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
六、通过项目化学习挖掘内涵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或完成具体项目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技能发展和情感态度培养。在译林英语教材中,通过项目化学习可以深入挖掘其育人内涵,不仅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等综合素养。
例如:译林英语教材中有一单元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介绍,包括节日、习俗、美食、语言等。基于此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项目——“国际文化节”,让学生分组策划并举办一场小型文化节,旨在增进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口语交流能力;同时,他们也深入了解并展示至少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在团队协作中创造性地设计文化节活动,增强团队精神和领导力。
综上所述,在丰富的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一方面给学生重复阅读的时间于空间,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让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有深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在阅读实践中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科育人与有效英语阅读完美对接,提高阅读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