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测绘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方法研究

作者

张志奇

620421199110125171

引言:测绘数据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资源勘探、灾害监测等众多领域。高质量的测绘数据能够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而低质量的测绘数据则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测绘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检查,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测绘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人为因素

人是测绘工作主体,测绘人员专业素质、责任心和操作技能影响测绘数据质量。如操作仪器不熟练、处理数据不严谨、对测绘标准规范理解执行有差异,都会影响数据质量。

1.2 仪器设备因素

测绘仪器设备精度和性能影响测绘数据质量。先进测绘仪器不断涌现,若仪器老化、损坏或未校准维护,会产生测量误差。例如,GPS 接收机天线高测量不准、全站仪竖盘指标差过大,都会影响测量精度。

1.3 环境因素

测绘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地形、地貌、气候、光照等因素影响测绘数据质量。如山区地形起伏大、高温潮湿或强磁场环境、恶劣天气等,都会干扰仪器正常工作,降低数据质量。

1.4 方法因素

测绘方法选择影响数据质量。不同测绘项目和对象需采用不同方法技术,选择不当会导致数据问题。例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传统经纬仪测绘效率低、精度难保证,而全站仪或无人机测绘可提高效率和精度。

二、测绘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与策略

2.1 质量控制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在测绘数据生产各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如项目开始前对测绘人员培训,使其熟悉标准规范;全面检查校准仪器设备。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测绘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到传输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各环节数据质量达标。如采集阶段按规程测量保证数据准确;处理阶段用合理方法算法校准修正数据。

质量责任制原则:明确测绘项目参与人员质量责任,健全追究制度。如测绘人员对采集数据、处理人员对处理后数据负责,出问题及时追责。

2.2 质量控制策略

制定完善质量控制计划:依测绘项目特点要求,制定详细计划,明确目标、指标、方法和措施。如确定采集精度、处理质量要求、检查内容方法等。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定期组织测绘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人员提高数据质量。

强化仪器设备管理: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定期维护、保养和校准,确保性能良好。同时建立档案,记录使用、维修和校准情况。

优化测绘方法和技术:根据项目实际选合适方法技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精度。如采用数字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升数据质量和处理能力。

三、测绘数据质量控制要点

3.1 数据采集阶段

严格按测绘标准操作:测绘人员应熟悉并掌握相关标准规范,采集数据时严格按要求测量,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做好现场记录:采集数据时认真记录测量时间、地点、天气、仪器状态、观测数据等信息,记录需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后续处理和检查。

进行现场检查复核:采集数据时定期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如复核全站仪测量的距离和角度数据,确保符合精度要求。

3.2 数据处理阶段

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根据测绘数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确保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进行地形图数据处理时,可采用专业的地形图绘制软件,如 CASS、MapGIS 等。

进行数据校准和修正: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校准和修正,消除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等影响因素。例如,对 GPS 测量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提高定位精度。

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定期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检查数据是否完整、准确、一致。例如,检查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是否表示完整,坐标和高程是否准确等。

3.3 数据存储和传输阶段

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介质和格式:根据测绘数据的大小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介质和格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长期保存。例如,对于重要的测绘数据,可采用磁盘阵列、光盘等存储介质进行备份。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或损坏。例如,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设置访问权限等。

进行数据传输质量检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检查传输后的数据是否与原始数据一致,

是否有数据丢失或损坏等情况。

四、测绘数据检查方法

4.1 人工目视检查

人工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数据检查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测绘数据的图形、符号、颜色等特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和异常。例如,检查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表示是否合理,线条是否光滑,符号是否规范等。人工目视检查的优点是简单直观,能够发现一些软件自动检查难以发现的问题;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容易受到检查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

4.2 软件自动检查

利用专业的测绘数据处理软件,对测绘数据进行自动检查。软件自动检查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并生成检查报告。例如,利用 CASS 软件的地形图检查功能,可以检查地形图中的坐标、高程、地物编码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软件自动检查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检查结果客观准确;缺点是对一些复杂的数据问题可能无法准确判断。

4.3 逻辑关系检查

根据测绘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数据进行检查。例如,在地形图中,建筑物的高度应与其楼层数和层高相符合;道路的宽度应与其等级和设计标准相符合等。通过逻辑关系检查,可以发现数据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高数据质量。

4.4 实地核对检查

对于一些重要的测绘数据,可采用实地核对检查的方法,将测绘数据与实地情况进行对比,检查数据是否准确反映了实地特征。例如,在进行土地调查时,将调查数据与实地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实地核对检查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判断数据的准确性;缺点是工作量大,成本高。

结论

测绘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影响测绘数据质量的因素有人为、仪器设备、环境和方法等。测绘数据生产中,应遵循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和质量责任制原则,采取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加强人员和仪器设备管理、优化测绘方法技术等策略,对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同时,综合运用人工目视、软件自动、逻辑关系和实地核对等检查方法,全面检查数据,及时纠错纠偏,提高数据质量,为测绘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金雯 . 城市道路全息测绘关键质量控制的讨论与实践 [J]. 地理空间信息 ,2020,18(11):87-90+8.

[2] 李井春 , 夏立福 , 张俊 .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探讨 [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43(S1):104-105+110.

[3] 赵丽 . 浅析农村土地测绘质量的控制途径 [J]. 民营科技 ,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