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探讨
林源 刘以鹏
1.37068619840526311X 2.370684198803018117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形态。这类建筑不仅高度超过百米,还集成了大量精密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和电梯等特种设备,一旦遭受雷击,可能引发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甚至火灾、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防雷接地系统通过接闪、引雷、泄流和接地等环节,将雷电流安全导入大地,避免对建筑结构和内部设备造成破坏。
二、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
2.1 重要性
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安全防护角度,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可能击穿建筑绝缘设施,引发火灾或爆炸,防雷接地可将雷电流快速泄放,降低此类风险;从设备保护角度,现代高层建筑中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智能楼宇设备等对电磁干扰极为敏感,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可能导致设备死机、数据丢失甚至永久损坏,良好的接地系统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保护电子设备;从结构安全角度,雷击产生的机械力和热效应可能对建筑钢结构、混凝土构件造成损伤,长期累积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防雷接地可通过合理的电流路径设计,减少对结构的冲击。
2.2 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防雷接地设计需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兼容性原则。安全性要求系统能承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的冲击,接地电阻值需符合规范要求(通常不大于 10Ω ,特殊场所不大于 4Ω ),确保雷电流泄放路径通畅;可靠性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连接牢固、防腐性能良好,能在建筑物使用寿命内保持稳定性能;经济性要求在满足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优先利用建筑结构构件(如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的一部分,减少额外材料消耗;兼容性原则则要求防雷接地系统与建筑的电力系统、通信系统接地相协调,避免不同接地系统之间的干扰,实现共用接地或联合接地。
三、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核心施工技术
3.1 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接地装置是防雷接地系统的基础,负责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泄流效果。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接地体施工:优先利用高层建筑的桩基、承台和基础梁中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通过焊接将桩基钢筋与承台钢筋连接成网,形成闭合的接地回路。若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需增设人工接地体,如采用镀锌角钢( 50mm×50mm×5mm )、镀锌钢管(直径 50mm )或铜棒(直径 20mm )垂直打入地下,长度不小于 2.5m ,间距不小于 5m ,并用镀锌扁钢( 40mm×4mm )连接成整体。接地体埋深应不小于 0.8m ,避免受冻土层影响。
接地线施工:接地线需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25mm2 的镀锌扁钢或铜带,连接方式优先采用热熔焊接或螺栓连接,焊接长度需满足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其宽度的 2 倍,圆钢搭接长度不小于其直径的 6 倍,且需双面施焊。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时需穿保护管,且与保护管之间需绝缘处理,避免形成电位差。
3.2 引下线施工技术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导体,负责将接闪器接收的雷电流传导至接地装置,施工需确保路径短直、阻抗小。高层建筑引下线多利用建筑外墙的柱内主钢筋(直径不小于 16mm )作为自然引下线,若主钢筋直径不足,需增设人工引下线(如镀锌圆钢直径不小于 12mm )。施工要点包括:
引下线间距需均匀布置,一类防雷建筑不大于 12m ,二类不大于 18m ,三类不大于 25m ;
柱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需在每层楼板处将钢筋焊接连通,形成连续的导电通路,并在距地面 0.3-1.8m 处设置接地测试点;
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的连接需采用可靠焊接,焊接处需做防腐处理(如涂漆、镀锌),避免锈蚀影响导电性能。
3.3 接闪器施工技术
接闪器是直接接收雷击的装置,高层建筑常用的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施工需确保覆盖建筑所有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顶、女儿墙、电梯机房、水箱间等)。
避雷针施工:避雷针通常安装在屋顶制高点,采用镀锌圆钢(直径不小于12mm )或镀锌钢管(直径不小于 20mm )制作,针尖需打磨锋利,安装高度需满足保护范围要求(按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与引下线的连接需牢固,焊接处需做防腐处理,针体需垂直安装,偏差不大于 1/1000
避雷带与避雷网施工: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直径不小于 8mm )或镀锌扁钢( 40mm×4mm ),沿屋顶女儿墙、檐口等部位敷设,支架间距不大于 1m (直线段)和 0.5m (转弯处),支架高度 15-20cm 。避雷网由避雷带交叉组成,网格尺寸需符合规范(一类防雷建筑不大于 5m×5m ,二类不大于 10m×10m ,三类不大于 20m×20m ),交叉点需焊接连通,确保形成闭合回路。
四、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4.1 常见问题
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接地体焊接质量不合格,如焊接长度不足、漏焊、虚焊,导致接地电阻增大,影响雷电流泄放;
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的连接不牢固,或因防腐处理不当出现锈蚀,导致导电性能下降;
接闪器安装位置不合理,存在保护盲区,或支架固定不牢导致接闪器变形;4.2 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需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材料管控:严格检验防雷接地材料(钢材、铜材、焊条等)的规格、材质证明和防腐性能,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规范施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焊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确保焊接长度、搭接方式符合规范,焊接后及时清理焊渣并涂刷防锈漆;
强化过程检查:在接地体敷设、引下线连接、接闪器安装等关键环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实时监测接地电阻值,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五、结论
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雷击防护效果。通过合理设计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和等电位联结系统,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可有效提升防雷接地系统的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防雷接地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为高层建筑提供更全面的防雷保护。在实际施工中,需结合建筑特点和规范要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防雷接地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锋 . 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探讨 [J]. 科技研究 ,2014(8):154-154.DOI:10.3969/j.issn.2095-3589.2014.08.142.
[2] 王飞 . 高层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防雷及接地技术 [J]. 建材与装饰 ,2025,21(6):106-108. DOI:10.3969/j.issn.1673-0038.2025.06.036.
[3] 张岩 . 超高层建筑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技术探讨 [J]. 安装 ,2011(9):47-48.DOI:10.3969/j.issn.1002-3607.2011.0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