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

作者

杨美

阿克苏地区第一中学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学、学习与评价往往相互分离,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评价反馈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注重从整体上规划写作教学,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写作技能,还能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的内涵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共同指向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明确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水平。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评价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验,通过评价结果,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方法。

(二)整体性写作教学的内涵

整体性写作教学强调从整体的视角来规划写作教学,将写作教学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写作前的准备、写作过程的指导以及写作后的评价与反馈等各个环节。它注重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整合,以及写作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写作教学中,本单元的主题是“青春激扬”,选编了《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致云雀》等诗歌。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诗歌的意象、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

(三)教学评一致性与整体性写作教学的融合

教学评一致性与整体性写作教学相互融合,能够发挥更大的教学效能。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框架下,整体性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不仅明确了学生在写作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水平,还涵盖了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整合阅读、生活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学习情境,如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灵感;组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在评价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过程、创新能力以及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表达等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明确写作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重要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有明确要求。教师要研读课标,了解学生写作发展目标,如高中生应“多角度观察生活”等。同时结合人教版教材编写意图与单元写作主题确定教学目标。以必修二“如何抒情”单元为例,教师可据此确定目标,让学生理解抒情特点、掌握方法并恰当运用。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学目标确定要考虑学情。教师可通过问卷、提问、测试等了解学生写作水平、知识储备与需求。

(二)设计与目标契合的教学活动

阅读与写作相互关联促进,教学中应整合二者。以必修三“人物描写”单元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然后组织写作实践,让学生借鉴阅读技巧写身边人物,实现阅读与写作双赢。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应设计多样写作实践活动。除传统作文形式,还可开展创意、项目式、小组合作写作活动。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应多元化,写作教学评价要关注结果与过程,考虑思维、创新、审美、文化素养等表现。如评价议论文,标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语言、思维、文化内涵等;评价写作过程关注思考方法运用。多元化标准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写作水平,为教学提供反馈。写作教学可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要客观指导,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自评培养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互评促进交流学习,拓宽思路。多样化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写作与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

(一)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阅读中,接触优秀文学作品,学习词汇、句式和修辞,如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古代诗歌积累诗句与词汇。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经练习和修改提高表达准确性、流畅性和生动性。教师通过评价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表达,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二)推动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进步

写作是思维活动,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确定思路、组织结构,锻炼逻辑思维,如议论文教学。创意写作和批判性写作激发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前者发挥想象提新颖观点,后者分析质疑提见解。教师评价关注思维表现,肯定闪光点、纠正问题,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基。

(三)助力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发展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助力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发展。阅读教学里,学生涉猎教材各类文学作品,如诗歌的意境营造、独特意象等提供审美素材。写作实践中,学生将审美感悟用文字表达,如散文写作创造意境美。教师评价既关注基础层面,更从审美角度分析,评价学生独特视角、优美表达和意境创设,引导提升审美创造能力,促进素养进步。

五、结论

教学评一致性的整体性写作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明确写作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学情,使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设计与目标契合的教学活动,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开展多样化写作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和锻炼机会;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范玉亮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议论文主体段论证实践研究[J]. 辽宁教育 ,2025,(13):20-24.

[2] 黄金鑫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J].高考 ,2025,(14):88-90.

[3] 章颖 . 新高考下“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究——以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为例 [J]. 考试周刊 ,2025,(17):34-37.

[4] 王粞娆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策略研究 [J].名师在线 ,2025,11(0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