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路径

作者

赵茜茜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路径,为国企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国家战略层面的必然要求

根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15 号)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要求,国有企业需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这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党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党建引领,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一)融合意识不足

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这种现象表现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协同。党组织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足,导致党建工作在推动生产经营方面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存在多层面问题。思想认识层面,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将其视为形式主义,与生产经营脱节,使党建在企业中被边缘化。工作实践层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缺乏有效结合点,多局限于会议、文件传达等形式活动,未深入生产经营环节,削弱了实际效果。组织协调层面,党组织与生产经营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两者难以形成合力,各自为政现象普遍。

(二)融合机制不完善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融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1. 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的党组织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导致信息不对称,党建工作难以与生产经营工作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例如,党组织在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导致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脱节。

2.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对党建工作成效的量化考核指标。这导致党建工作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较低,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党建工作难以与生产经营工作形成有效的激励效应。

3. 融合机制缺乏系统性

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融合机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往往局限于局部环节或短期活动,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融合体系。例如,党建工作在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等关键环节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合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解决现状与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融合意识教育

为解决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中的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专题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使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内在联系,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强化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最后,推动文化融合,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借助企业文化活动等形式,将党的先进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党组织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衔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融合机制建设

为促进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需采取多举措并行。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系统融合体系。具体而言,需建立健全党组织与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衔接。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党建工作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将党建工作成效与生产经营业绩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从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构建全面、系统的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体系,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四、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路径

(一)强化基层党建与人力资源管理深度融

1. 招聘环节融入党建要求

在招聘新员工时,将党建要求纳入招聘条件,鼓励有党员资格的候选人申请职位,为企业注入党建文化。通过在招聘启事中明确标注对党员的优先录用政策,吸引更多的党员加入企业。在面试过程中,增加对候选人党建知识和党性修养的考察,确保新员工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例如,某国有企业在招聘中明确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党员,这一措施不仅吸引了大量党员应聘,还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党建水平。

2. 党员培训纳入员工培训体系

制定完善的党员培训计划,包括党建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将党员培训纳入企业整体培训体系,确保党员培训与员工培训同步进行。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党的理论知识,还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参加专题培训、研讨会和实践活动,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例如,某国企每年组织党员参加为期一周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内部的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管理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党建工作的参与情况来评估,充分考虑党员的综合贡献。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明确党建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通过设立党建绩效考核指标,如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频率、党建项目的贡献度等,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考核、同奖惩。例如,某国企在绩效考核中,将党建工作指标占比提升至 20% ,有效激励了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工作,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4. 结合党员发展路径与企业业务需求

为党员设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确保他们在企业的业务领域发挥最大作用。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为党员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项目等方式,鼓励党员在关键岗位和重要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例如,某国企为党员设立了“技术专家”“管理能手”等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定期的岗位轮换和项目锻炼,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他们在企业的业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以生产经营问题为党建工作切入点

1. 建立问题导向的工作组

组建由党员参与的专门工作组,负责解决特定的生产经营问题,如生产流程优化、成本控制等。通过设立问题导向的工作组,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问题紧密结合。工作组成员由党员和业务骨干组成,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例如,某国企针对生产流程中的瓶颈问题,成立了党员攻关小组,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 开展“党建+”创新实践项目

筛选国企技术骨干、经营专家等培养成党员,设立先锋岗、突击队等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打造党建品牌。通过“党建 +”创新实践项目,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例如,某国企开展了“党建 + 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创新团队,成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设立先锋岗和突击队,鼓励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多个党建品牌。

3. 加强“双培养两提升”活动

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同时,将党员安排到一线生产实践中接受思想和技艺磨炼,带动国企内部青年干部员工共同攻克生产经营问题。通过“双培养两提升”活动,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良性互动。例如,某国企通过“双培养”机制,将多名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并将党员安排到一线生产岗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升了青年干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有效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多项难题。

(三)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与方式

1. 打造实时反馈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实时反馈平台,与基层群众开展常态化交流活动,确保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党建信息平台,实时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职工关切。例如,某国企开发了党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手机 APP 和微信公众号,实现了职工与党组织的实时互动,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开展沉浸式虚拟仿真教育

开发沉浸式虚拟仿真教育系统,将安全操作规则制成 VR 体验课程,令思政教育融入技能训练环境。通过沉浸式虚拟仿真教育,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例如,某国企开发了 VR 安全教育系统,通过模拟生产现场的危险场景,让职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安全操作训练,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设立党员技术攻坚站

在重大项目前沿设立党员技术攻坚站,将组织生活会搬到技术论证场地,让思想交锋即刻转化成解决办法。通过设立党员技术攻坚站,将党建工作与技术攻关紧密结合。例如,某国企在重大项目现场设立了党员技术攻坚站,组织党员和业务骨干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通过上述路径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为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五、结束语

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强化基层党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以生产经营问题为党建工作切入点以及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与方式,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未来,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景红 . 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07):56-58.

[2] 霍俊杰 . 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如何实现深度融合 [J]. 支部建设 ,2020(08):48-49.

[3] 张羽 . 国企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01):121-124.

[4] 俞艳 . 国企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2(08):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