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优化探索
申蓓
黄龙县公证处
摘要:本文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发现基础设施不完善、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低、安全保障机制薄弱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管理体系构建、优化技术应用路径、完善标准规范制定、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策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推动档案事业转型升级,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档案资源价值充分发挥。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优化策略
引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工作现代化转型关键环节。档案信息化不仅涉及技术应用,更涵盖管理理念、工作流程、服务模式等方面全面革新。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管理体系、技术路径、标准规范及安全保障等多维度探索优化路径,以适应数字时代档案工作新需求,提升档案利用效率与服务质量。
一、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与问题剖析
档案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各级档案馆普遍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藏品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初步目标。然而纵观整体情况,档案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有待解决问题。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区域间发展差距明显,基层单位硬件配置落后,网络环境不稳定,制约信息化水平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低,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系统间缺乏有效对接,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造成资源重复建设与浪费。档案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不高,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执行不到位,元数据标准应用不一致,影响档案信息质量。专业人才匮乏问题突出,档案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新技术应用受限。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薄弱,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数据备份恢复机制缺失,面临信息泄露、数据损毁等风险。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存在短期行为,顶层设计不足,导致建设随意性大,缺乏持续性。档案信息化应用深度不够,停留于基础管理层面,未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价值,创新服务模式,满足社会多元需求。这些问题综合表现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体性、系统性不强,需要从管理体系、技术路径、标准规范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效益。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与技术路径优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优化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科学完善管理架构。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统筹协调,确保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标准规范,规范建设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档案信息化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建设成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障建设质量。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化档案信息化经费保障,将建设经费纳入常态化预算,确保项目持续推进。
技术路径优化方面,应着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统一资源管理平台,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应用,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档案信息处理能力。优化档案业务流程,以信息化手段重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构建集采集、管理、利用、服务于一体综合平台,满足档案工作全流程需求。重视元数据建设,规范元数据标准应用,提升档案描述精确度,便于检索利用。创新档案服务模式,拓展网上服务功能,开发移动应用终端,提供多渠道便捷服务。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推动实体档案馆向数字档案馆转型,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能。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挖掘档案价值,开发特色数据库,满足社会多元需求。通过以上措施,构建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优化技术应用路径,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
三、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与安全保障升级
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升级是确保建设质量关键。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涵盖基础设施、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数据格式、交换接口等各方面标准规范,形成科学完整标准框架。加强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建设,制定电子档案形成、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全过程管理规范,确保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统一元数据标准,规范档案信息描述要素,促进档案信息互操作性,便于系统集成与数据交换。制定档案数字化标准,明确数字化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数据组织方式等内容,提高数字化成果质量。建立档案信息交换标准,规范数据交换格式、接口参数、传输协议等技术规范,实现跨系统信息共享。
安全保障升级方面,构建全方位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多层次安全屏障,防范外部攻击。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实施数据分级保护策略,建立重要数据加密机制,防止信息泄露。建立完善数据备份恢复体系,采用异地备份、多介质备份等方式,保障数据安全可靠。强化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策略,探究制定电子档案迁移、转换、仿真等长期保存方案,应对技术更新挑战。加强权限管理机制,实行严格用户权限分级管控,防止内部风险。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安全事件处置能力。开展信息安全定期评估,对系统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及时发现修复安全隐患。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形成良好安全文化。通过标准规范建设与安全保障升级,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与安全环境,促进档案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论: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优化是适应数字时代要求,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转型必然选择。通过加强管理体系建设,优化技术应用路径,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能够有效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提高建设质量效益。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促进,建设重点与长远目标相协调,形成科学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4,(21):36-38.
[2]王晓彬.标准化视角下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究[J].兰台内外,2024,(30):30-32.
[3]李媛.浅析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J].黑龙江档案,2024,(0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