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给喜古纳三味汤散的定性鉴别与成分定量测定
苏龙嘎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26000
【摘要】目的:测定给喜古纳三味汤散蒙药的成分定量及定性鉴别。方法:使用显微鉴定法同薄层色谱法进行蒙药样品内诃子、碱面与大黄的定性鉴别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其内大黄样品蒽醌类化合物的成分定量测定。结果:诃子、碱面与大黄显微观察特征显著、斑点呈现清晰;大黄样品中的回收率均高于95.00%。结论:采用微鉴定法同薄层色谱法可以有效测定出蒙药给喜古纳三味汤散内诃子、碱面与大黄的定性,鉴别途径显示典型性、专属性均较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大黄样品各成分的定量测定稳定性表现良好,精密度较为理想,可以作为临床对该药质量把控的检测方法应用,提升测定的准确性,制度普及使用。
【关键词】蒙药;定性鉴别;给喜古纳三味汤散;成分定量
中国传统中药以草药为主要入药成分,蒙药同其具有诸多相似点,通常也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进行蒙药炮制的传承制作,药物使用上颇具地方民族特色,在中药长足发展历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发展地位。给喜古纳三味汤散就是蒙药中发展历史悠久的一种煮散药剂,可以对患者的大便干结引起的胃肠脘痛、女性闭经等症状有效缓解。其组成成分主要有诃子、碱面与大黄三味药材,其中诃子、碱面的成分相对单一,但大黄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其多样性导致各类含量测定的难度增加,在进行大黄品类与野生物种区分使用时,无法有效掌握其用量,会降低药物的加样回收率控制率,影响药物疗效的稳定发挥。本文从临床显微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对其定性与定量的测定分析着手,为提升药物鉴别能力的准确性,提升药物使用效率作以分析参考建议,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显微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对其定性与定量的测定,应用设备为:一体化荧光显微成像系统(BZ-X型号;基恩士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薄层色谱成像系统(LC-20A系列;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型号;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检测器(SPD-10AVP型号;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色谱柱(205mm*4.6mm,5μm;Dimaonsil-C18型号;迪马科技有限公司);定量毛细管;电子天平(AL204型号;梅特勒托利多集团);超声仪(HS-10260B型号;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纳入标准:给样品包含诃子、碱面与大黄成粉药材。排除标准:(1)仪器测定故障;(2)质量变性、受潮药效部分丧失等问题样品。
1.2方法
使用显微鉴定法同薄层色谱法进行样品内诃子、碱面与大黄的定性鉴别测定,将药物样品、缺乏大黄与诃子样品、大黄与诃子对照药材分别进行色谱分析对比,依据色谱鉴定办法对样本进行制备与制作,观察镜下药物的三种成分与性状,注意小分子物质的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其内大黄样品蒽醌类化合物的成分定量测定,取0.2g大黄样品粉末,均分为五份,制备溶液为甲醇等,取10μL样品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薄层色谱上显示的色谱图进行成分特点记录。对样本内三种药材的显微镜下结构进行鉴别。对大黄内的各项成分质量分数进行分析。测定加样回收率,计算公式为:实测值与样品原有量之差在加入量中所占百分比。
2结果
2.1定性鉴别测定
在大黄的鉴别色谱图中,可以观察到样品与大黄药材的色谱图中斑点位置颜色同等,无大黄样品显示阴性。样品中大黄显微镜下显示出草酸钙结晶大小不一(约为20-160μm直径)的特点,性状棱角短钝,有网纹状导管与球形的淀粉粒显像;在诃子的鉴别色谱图中,可以观察到样品与诃子药材的色谱图中斑点位置颜色同等,无诃子样品显示阴性。样品中诃子显微镜下显示类似出长方形等各类性状的淡黄色石细胞特点;碱面显微镜下显示块状结晶颗粒,无色。
2.2成分定量测定
大黄样品中的回收率均高于95.00%,见表1。
3讨论
蒙药当代应用仍然较为广泛,尤其在我国西北部地区,经长期的治疗发展,形成颇具地方草药使用特色的药剂系统,对于针对性疾病的治疗相关有时不逊色于其他中西医给药[1]。
特别是对于具有当地特色疾病的治疗,其药效的发挥更好,如草原生活地区人民以传统肉类与奶制品为主食,缺乏膳食纤维足量摄入,部分地区人民每日饮水量也不足,加之气候干燥、骑马等久坐影响肠蠕动,便秘情况多见[2]。给喜古纳三味汤散是一种治疗便秘腹胀的药物,不仅疗效理想,还避免了西医给药时的副作用影响,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其内的主要成分有三种,大黄具有泻热通肠的功效,抗炎效果良好,诃子作敛肺涩肠、清热解毒之效,帮助平滑肌痉挛的解除,恢复患者肠蠕动水平,碱面具有生物碱成分,可以对蒙药炮制中药材毒性成分结构进行破坏,以降低药物的使用毒性,也可以帮助药材内复杂的结合态形成,以发挥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药效增强效果。但三种成分在临床的鉴别上较为困难,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进步,色谱对比、显微镜观察等被应用到药材成分分析测定中,可以精确对各种成分的定量进行测算,并且提升其重复性水平,回收率更高,更利于保障检测的准确性[3]。
综上所述,在蒙药的成分定性鉴别与成分定量测定时,采用本文中三种测定办法的准确性均较高,可以在用药质量测定中使用,且测定方法较为实用,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皓,张谦,李君.基于HPLC-Q-Exactive-MS技术的蒙药壮西六味散化学成分解析[J].中国药师, 2024, 27(2):181-191.
[2]孙倩男,张建平,渠晓艳,等.粘毛黄芩质量标准提高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3):24-28.
[3]王海荣,锡林其其格,杨德志,等.蒙药扫布德-9味丸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业, 2024, 33(9):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