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王莉玮
兴隆县上石洞乡卫生院 河北承德 067300
一、引言
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承担着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基本医疗服务等职能。档案管理作为卫生院管理的基础环节,不仅记录着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更是医疗质量监控、公共卫生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分散、更新滞后、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成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课题。
二、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现状与问
(一)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发展
多数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仍依赖纸质载体,存在空间不足、防潮防虫设施缺失等问题。电子档案存储设备老化,部分卫生院未配备专用服务器,导致数据存储容量有限且安全性不足。例如,某县调查显示, 63% 的乡镇卫生院档案室未安装空调,夏季高温导致纸质档案发黄变脆; 45% 的卫生院电子档案存储仅依赖单台电脑,无异地备份机制。
(二)信息化水平滞后影响效率
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普遍滞后,仅 12% 的卫生院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数据采集仍以人工录入为主,门诊、体检、预防接种等场景信息未实现自动同步。某市卫健委抽查发现, 38% 的健康档案存在信息断档,如居民在村卫生室测量的血压未及时更新至系统。
(三)管理制度缺失导致风险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借阅登记不全、归还不及时、分类不科学等问题。某省审计显示, 21% 的卫生院人事档案存在涂改现象, 15% 的病历档案因保管不善导致关键页缺失。同时,信息安全防护薄弱,仅 9% 的卫生院部署防火墙,居民隐私泄露风险较高。
(四)人员能力不足制约创新
档案管理人员多由医护人员兼任,缺乏专业培训。调查显示, 76% 的档案管理者未接受过系统化培训,对电子档案分类编码、数据挖掘等技术掌握不足。某县试点中,因操作失误导致 32% 的电子档案信息录入错误。
三、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一)技术架构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1、多场景数据联动机制
通过 API 接口打通门诊、体检、预防接种等业务系统,实现诊疗数据实时同步。例如,居民在门诊就诊时,医生录入的诊断信息自动关联至健康档案;体检中心测量的血糖值即时更新至系统,避免信息“ 孤岛” 。某试点卫生院实施后,档案信息完整率从 68% 提升至 92%< 。
2、居民自主更新通道
开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移动端入口,允许居民补充健康信息。设置血糖监测记录、运动饮食日志等功能模块,居民可上传居家测量数据。某地实践显示,居民自主更新率达 41% ,档案信息丰富度显著提升。
3、动态提醒服务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设置异常指标提醒、疫苗接种预警、慢性病随访通知等功能。当居民血压连续3 次超标时,系统自动向家庭医生推送提醒;疫苗接种前7天向居民发送短信通知。某市应用后,慢性病管理依从性提高 27%
(二)管理机制创新: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1、分级权限管理制度
设置医生、管理员、居民三级访问权限。医生仅可查看负责辖区居民档案,需通过人脸识别登录;居民仅限查询本人档案,授权他人查看需短信验证。某省试点中,信息泄露事件下降 
2、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采用AES 加密技术对电子档案存储,传输过程使用SSL 协议。实施“ 本地+ 云端”双重备份,云端存储采用分布式架构。定期进行漏洞扫描,修复率达 100‰ 。
3、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建立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三大指标。完整性指标要求档案必填项完整率≥95% ;准确性指标规定信息错误率 ≤0.5% ;及时性指标明确信息更新时限 ≤24 小时。某县应用后,档案质量评分从72 分提升至89 分。
(三)服务模式创新:实现精准健康管理
1、慢性病靶向服务系统
通过分析档案中的血压血糖波动、用药记录等数据,自动生成个性化管理方案。例如,系统识别某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提示医生调整用药剂量;
向患者推送低糖食谱建议。某地实践显示,慢性病控制率提高 19%< 。
2、重点人群专属台账
筛选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为孕产妇关联孕期检查记录,设置产检提醒;为老年人汇总历年体检异常指标,生成健康干预计划。某市应用后,重点人群管理覆盖率达 100% 。
3、应急诊疗快速响应机制
医生接诊时可通过系统快速调阅患者既往病史、过敏药物等信息。某卫生院实施后,重复检查率下降 31% ,用药错误率降低
。
四、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一)硬件设施建设
1、空间与设备配置
按每万份档案配置 50 平方米存储空间的标准改造档案室,配备空调、除湿机、防火柜等设备。为家庭医生配备平板电脑,实现移动端信息采集。
2、信息系统升级
部署专业档案管理软件,集成电子签名、OCR 识别等功能。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某省投入1.2 亿元用于系统建设,覆盖 87% 的乡镇卫生院。
(二)管理制度完善
1、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档案归档、借阅、销毁等 12 项标准流程。明确信息采集遵循自愿、真实、完整原则,规定采集内容包含基本信息、体检数据等6 大类32 项。
2、信息安全制度
建立保密协议签订、操作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制度。规定非授权人员禁止查看档案,违规者追究法律责任。某市实施后,信息安全事件下降 91‰ 。
(三)人员能力提升
1、专业化培训体系
开展信息系统操作、信息安全、档案管理规范等专题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40 学时的继续教育,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
2、人才引进机制
设立档案管理专项岗位,招聘计算机、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某县通过人才引进计划,使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占比从 12% 提升至 34‰ 。
五、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一)某省试点实践
2024 年,某省选取32 个乡镇卫生院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试点。通过建设统一平台,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数据互通。试点单位档案电子化率达 100% ,信息更新及时率从 58% 提升至 94‰ 。居民通过手机端查询档案次数达每月12 万次,满意度从71 分提升至89 分。
(二)效果评估指标
1、管理效率指标:档案查询时间从平均15 分钟缩短至2 分钟,信息录入错误率从 3.2% 下降至 0.8%
2、服务质量指标:慢性病管理依从性提高 27% ,重点人群健康干预覆盖率达 100‰ 。
3、居民满意度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档案服务满意度从68 分提升至85 分。
六、结论与展望
信息化背景下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模式创新,通过技术架构、管理机制、服务模式的三维创新,实现了从“ 静态保存” 到“ 动态应用” 的转变。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显著提升档案利用效率,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档案分析中的应用,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提取病历关键信息,推动档案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腾.信息化背景下乡镇卫生院病案管理创新策略[C].2024 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平行专场会议——冶金工业专场会议论文集(中册).中国天津市天津市,2024:29-31.DOI:10.26914/c.cnkihy.2024.037541.
[2]王兴德.信息化背景下乡镇卫生院病案管理创新策略[J/OL].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1)[2023-01-01].https://www.cqvip.com/doc/journal/2010228836518429186.
[3] 李 洪 涛 . 乡 镇 卫 生 院 档 案 管 理 信 息 化 建 设 路 径 [J]. 丝 路 视野,2025,(8):0053-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