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庹静
四川省会东县和文中学 615200
在项目式教学中,通过精心寻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项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自主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复习效果的提升[1]。笔者以“ 溶液” 复习课为例,具体探讨了项目式教学在初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施策略。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去探索解决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的主题来自于学生生活,具有真实性和实操性,能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项目式学习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面临中考的情况下,我们应基于学生中考要求、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合理地构建项目式学习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是项目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在项目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它是否能够承载化学复习课的相关知识、是否满足中考需求,还要考虑它是否具有真实意义、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操作实施。
(二)项目的分析
由于项目通常源于社会性议题或学生审辩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通过一节短暂的复习课来完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化学水平和兴趣,引导学生对项目内容进行分析和简化,以确保项目能够与复习课的知识能够更加契合[2]。
(三)项目的实施
将复习课的相关知识融于项目中,其宗旨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使其学会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效果。
三、项目式学习复习课教学实践
(一)环节一:合理选择项目,确定项目目标
《溶液》这一章涉及的核心概念有很多,解析溶质、容积、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这些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虽然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些概念,但在使用时容易混淆。基于这一点,本文结合溶液部分的核心知识和中考化学热点,选择“ 天气瓶”为载体,通过自制天气瓶,引导学生对溶液主题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建立问题解决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对有关溶液的综合实际问题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溶液的组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分析天气瓶中溶液的配方,揭秘天气瓶是否真的能预测天气,初步形成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收集证据,从定性到定量,进步认识结晶的方法和原理,掌握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操作,提升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关键能力,感受化学之美、化学之慧、化学之用。
(二)环节二:创设项目情境,激发实验兴趣
【投影】播放视频——“ 天气瓶的传说” (气象学家罗伯特·菲茨罗伊的故事),同时展示天气瓶中的主要成分硝酸钾、氯化铵、乙醇、蒸馏水和樟脑。
设计意图:视频中展示了小猎犬号指挥官罗伯特·菲茨罗伊陪同查尔斯·达尔文进行航行发明了天气瓶,并利用天气瓶来预测天气。选择“ 揭秘天气瓶” 这个项目正好能够满足学生观看视频后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同时天气瓶的制作也涵盖了《溶液》这一章节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知识[3]。
(三)环节三:开展小组合作,揭秘天气瓶原理
在小组探究之前,利用微课的形式,集中向学生讲解“ 天气瓶” 的制作过程,同时带领学生梳理与复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判断方法与相互转化方法,以及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等相关知识,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扫清基础知识障碍。
1.活动一 自制天气瓶:初探原理、自制天气瓶① 提出问题:如何配制室温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并有部分剩余固体?
你还需要哪些信息的支持吗?
学生活动,结合刚才微课复习视频,回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② 任务活动: 20∘C , SKNO3=31.6g ,回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步骤,并完成下表:
a.计算:m 硝酸钾= g,m 水= g,V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b.称量:将烧杯 A 放在电子天平上清零,向其中加入所需质量的硝酸钾;c. :
该步骤你所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d.实现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动手操作,深度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同时掌握在室温下判断的方法,一种是在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若加入的固体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计算。项目式的复习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单一化学概念复习的枯燥性和乏味性。
2.活动二 验证自制天气瓶效果:感受溶液的溶解和结晶
模拟气温的变化,创造升温和降温的环境,观察自制天气瓶能否出现“ 溶解” 和“ 结晶” 的现象,认真观察升温后和降温后的实现现象,并思考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实验中,哪些方法实现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结束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小组成果。
设计意图:活动二中隐含着温度对硝酸钾溶解度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晶体生成与消失的原因,更为重要地是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3.活动三 揭秘天气瓶:天气瓶真的能预测天气吗?
从天气瓶中能够观察到比较明显的“ 溶解” 与“ 结晶” 现象,思考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认为“ 网红天气瓶” 是否真的能预测天气,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思考,引导学生借助天气瓶制作的体验和心得,将《溶液》单元中碎片化的知识再现并整合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天气瓶的秘密。
四、项目式学习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项目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化学复习课效益
复习课绝不是旧事重提,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复习策略。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构建项目逻辑,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化学复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项目式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以“ 天气瓶的传说” 引课激趣,并将真实的实验情境贯穿到枯燥无味的复习课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用中思,这无疑是学生期待和喜爱的。学以致美,学以致用,是化学复习课教学更值得追求的一种境界。
综上可知,项目式教学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日常教学中,要积极采取项目式教学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设计项目式学习目标,再制定符合学习目标的任务清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任务内容,展开深度学习。基于项目式教学法下,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成果展示平台,以更好地唤醒他们项目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祖煸.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21,28(18):4.
[2]张爱军.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智慧,2021(25):2.
[3]符爱琴周晓燕.主题式·项目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转换迭代探索[J].化学教与学,20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