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管理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史文君
景德镇市卫生学校 旻江西省景德镇 333000
前言: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职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然而,当前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线性化、课堂反馈单一、理实融合浅层化、隐性素养培养不足等问题。梅菁[1]研究发现:与常规的护理技能训练方法相对照,实施 PDCA 循环法可以提高培训质量,使护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同时可使护生的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每个阶段都设置监测点,并进行任务考核,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又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2]。PDCA 循环应用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为主,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将PDCA 管理模式引入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探索其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通过研究,成功构建了适用于《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PDCA 教学循环。该具体如下:
1.计划(Plan)阶段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可衡量的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监测点,并设计相应的监测方法。
2.实施(Do)阶段开展教学活动:按照计划阶段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记录教学过程: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包括学生的反应、教学中的问题等,为后续的检查和改进提供依据。
3.检查(Check)阶段收集数据:通过预先设计的监测点和监测方法,收集教学过程中的数据。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等。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理解不深、操作技能不熟练等。
4.改进(Action)阶段调整教学策略:根据检查阶段的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针对学生知识理解不深的问题,增加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针对操作技能不熟练的问题,增加实践操作的练习时间和指导。优化教学过程:将调整后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个监测点和相应的监测方法,具体监测点和方法如下:
1.课堂参与度监测监测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课堂互动情况等。监测方法:采用课堂观察记录表,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互动的满意度。
2.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监测监测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监测方法:定期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实践操作技能监测监测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准确性、熟练度和规范性。监测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实践课上进行现场指导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学习效果监测监测点: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等。监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报告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研究结果:
1.学生学习参与度显著提高
通过PDCA 教学循环的实施,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显著提高。课堂观察记录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和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明显增加,课堂互动情况更加活跃
2.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的小测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实施PDCA 教学法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学生的操作准确性和熟练度显著提高。实践操作考核结果显示,操作规范性明显增强,表明PDCA 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3.学生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通过PDCA 教学循环的不断改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显著提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更加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4.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与推广价值
通过本研究,形成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 PDCA 教学应用模式。该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PDCA 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讨论
PDCA 管理模式具有显著优势,能将教学转为持续修正的闭环以突破传统线性教学、及时解决问题提质量,通过设监测点与方法全程把控教学并反馈效果为改进提供依据,还聚焦学生学习体验与效果以提升其参与度和职业素养、培养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不过相关研究存在局限性,样本仅部分中职护理专业班级且数量有限影响普遍性,研究时间限制,难充分评估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影响。未来可扩大研究范围至不同地区中职学校开展对比研究,延长时间跟踪学生长期学习效果与职业发展,同时探索该模式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以验证普适性。
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PDCA 教学循环,设计监测点与监测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成功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研究结果表明,PDCA 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梅菁.PDCA 循环法在护理实习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3):195-196.
[2]黄绍清,王端华.PDCA 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0):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