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融通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微证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邵维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常熟市 215500
引言:
伴随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被广泛普及和应用,其技术复杂性与创新性对维修技能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更严格要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难以有效培养出契合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微证书课程资源开发需求分析
(一)行业需求分析
从行业需求分析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几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出现急剧增加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是对专业维修技能人才产生迫切需求。与传统燃油汽车维修存在不同之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要求维修人员拥有更为专业和先进的知识与技能。
行业标准和规范正处于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促使维修技能人才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伴随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对电池检测、维修和保养的技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于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期望,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微证书课程资源需要紧密贴合行业的这些需求状况,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学生需求分析
当代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愈发看重多元化与个性化,期望借由微证书课程能快速获实用技能,以此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1]。学生对于学习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倾向于运用碎片化时间去开展学习,渴望课程资源可提供丰富在线学习资料与便捷学习平台。而且他们渴望借助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希望课程能够为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学生还关注微证书的认可度以及实用性,期望获得微证书能在求职过程中得到企业认可,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需求分析
传统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比较慢难以跟上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步伐,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跟实际行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互动式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评价方式也不够完善无法全面且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技能水平。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微证书课程资源开发需针对这些教学问题做出改进,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微证书课程资源开发内容
(一)课程标准制定
全面且深入地去研究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特点,以及该行业对维修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把这些内容当作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来做。并且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规范,让微证书课程标准与它们紧密地进行衔接,以此保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如在动力系统维修方面,需要依据最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发展情况,明确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系统等关键部分的维修技能要求和知识掌握程度。
(二)教材与教学资料编写
教材内容得具备系统性和逻辑性,要从新能源汽车基本原理开始入手,再逐步深入到各个系统维修与故障诊断,介绍理论知识的时候要大量引入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如结合具体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与型号,详细讲解维修流程与各项技术要点,教学资料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除传统纸质教材之外还需要开发配套电子教材、在线视频和虚拟仿真软件之类,电子教材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2]。在线视频可直观展示维修操作具体过程,虚拟仿真软件能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实践操作以提升实践技能,教材和教学资料要注重及时更新,伴随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及时补充并修订相关内容,保证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行业前沿始终保持同步,编写团队要邀请行业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参与,从而确保教材和教学资料兼具专业性与教学实际需求。
(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得综合考量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配置以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充足且高质量的实践机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依照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实际工作场景来开展布局和规划,模拟营造出真实的维修车间环境并设置不同功能区域,如电池维修区、电机检测区等,让学生在接近实际工作的环境当中进行实践操作。在设备配置上要配备先进又齐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设备和工具,这些设备需要与市场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型号相匹配,涵盖从基础检测仪器到复杂诊断设备,以此满足不同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的需求 [3]。为弥补实际设备数量有限和实践场景受限的不足,得大力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高度逼真的虚拟维修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里对各种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操作,可反复练习而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损耗的限制,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能使其在安全环境里熟悉各类复杂的维修情况。
(四)在线学习平台搭建
在线学习平台搭建得在深入分析学生学习习惯和课程教学需求基础上做功能设计和架构开发,该平台须具备丰富教学资源整合功能将课程视频、电子教材、实践指导手册等各类教学资料做系统分类和存储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查阅 [4]。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平台应设置互动交流模块如在线讨论区、答疑专区等供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实时交流来分享学习心得、提出问题并得到及时解答,为更好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和评估学习效果平台要配备完善学习管理系统来记录学生学习时长、学习内容、练习成绩等数据以便教师依据这些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指导。
三、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基于课证融通理念所开发出来的这种课程资源能够紧密贴合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实际需求,极大地提升学生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方面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余红燕 . 浅析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J].木工机床 ,2025,(01):41-44.
[2] 胡捷 .“双碳”目标下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J]. 汽车测试报告 ,2024,(23):140-142.
[3] 刘宣 , 何炎琪 .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J]. 时代汽车 ,2024,(15):142-144.
[4] 于海生 .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路径探讨 [J]. 时代汽车 ,2024,(14):90-92.
邵维,男,1981 年 11 月,江苏常熟,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车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