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韩冬梅
四平市铁东实验小学 1360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品德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协同发展二者能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二者的协同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1 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极大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德育内容巧妙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都如同春风化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熏陶。这种生动具体的体验,远胜枯燥的说教,能切实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感与接受度。其次,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德育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等,正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
2 存在的问题
2.1 理念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理念理解尚浅,未能充分意识到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作两个孤立的任务来对待。学校领导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没有从整体上对二者进行统筹安排,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也较少主动将德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或者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德育目标的渗透。
2.2 物质文化环境有待优化
一些小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融入德育元素方面存在明显欠缺。校园环境布置较为单调、缺乏创意,仅仅注重美观或实用性,却忽略了其潜在的育人功能。例如,校园内的宣传栏通常只是简单展示学校通知、活动照片等信息,很少围绕德育主题进行内容设计,未能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宣传阵地传播道德知识、弘扬正能量。校园雕塑等景观也大多缺乏深刻的道德寓意和文化内涵,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2.3 精神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虽然不少小学积极开展了各种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但在形式上普遍存在较为单一的问题。很多活动依然遵循传统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常见的主题班会往往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参与讨论,形式枯燥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些校园文化节的活动内容也较为陈旧,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年年重复相似的项目,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兴趣。
3 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理念融合
加强理念融合是推动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关键基础。学校应定期组织领导与教师参与专业培训,邀请教育领域专家深入解读德育与校园文化协同发展的前沿理念与成功案例,帮助他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树立起整体育人的全新观念。同时,积极开展校内研讨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对二者融合的思考与尝试,共同探索符合本校校情的协同路径。
3.2 优化物质文化环境
优化物质文化环境是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直观体现。在校园物质环境打造过程中,要全方位融入德育元素。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应成为德育的载体,比如在校园主干道旁设置富有教育意义的雕塑,选取体现勇敢、善良、智慧等品质的人物或故事造型,让学生在日常行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宣传栏的设计要突出德育主题,除了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更多地发布道德楷模事迹、文明行为规范等内容,定期更新以保持新鲜感。
3.3 丰富精神文化活动
丰富精神文化活动是促进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大胆创新活动形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例如线上组织红色经典诵读打卡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线下举办角色扮演的道德情景短剧比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道德认知。
3.4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学校需建立一套完整且细致的协同工作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在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工作推诿现象。例如,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计划并监督执行,后勤部门则要确保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资金与物资供应。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将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学生反馈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对于在协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相关工作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在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理念融合、优化物质文化环境、丰富精神文化活动、完善制度文化建设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各小学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协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 1 ]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 . 黄少梅 . 科幻画报 ,2023(10)
[ 2 ] 融合非遗文化资源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 李金秀 . 新教育 ,2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