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陈海波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10002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建筑行业面临着节能减排与绿色转型的双重挑战。传统施工方式存在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凭借高效、环保、智能等优势,成为推动建筑业技术革新与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仅提升工程品质,还推动建筑行业迈向绿色低碳新时代。

一、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体系构成与核心原理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体系是一套集节能环保、高效管理与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施工方案,其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与环境影响最小化。该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施工组织管理、绿色建材选用、节能施工工艺、施工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多个维度,强调全过程控制与动态优化,确保在施工阶段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绿色施工组织管理方面,构建以 BIM 技术和施工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施工计划、资源配置与现场作业的精度与效率。同时,强化人员绿色意识培训和绿色施工标准制度建设,使绿色理念在项目实施中落地生根。此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数据分析与远程控制,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控。

绿色建材的科学选用是推动绿色施工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在建筑实践中,优先采用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低能耗玻璃、再生混凝土、可循环利用金属材料以及无毒低挥发性涂料等新型建材,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与室内空气质量,显著降低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排放。同时,借助生命周期评价(LCA)技术对材料在生产、运输、施工、使用及报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实现绿色性与经济性的双重衡量,确保建材选择既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具备实际推广价值,从而构建高效、环保、经济的建筑施工材料体系。

节能工艺与循环利用技术则构成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技术支撑。如施工现场采用太阳能照明、雨水回收系统以及低能耗施工设备等,有效减少能源使用与废水外排。同时,通过对建筑垃圾、废弃模板、钢筋等材料的分类收集与再加工利用,大幅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构建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环境。

二、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应用实践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施贯穿于施工各个阶段,涵盖前期准备、主体施工、机电安装及装修收尾等多个环节。各阶段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的融合应用,实现对能源、水资源、材料的高效利用以及施工环境的优化控制,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绿色转型。

在施工准备阶段,重点体现在绿色施工策划与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建立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明确节能减排目标与技术路径,制定绿色施工指标体系。在现场布置方面,采用临建设施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减少施工扰动和场地占用,同时设置雨水收集池、沉淀池及环保型洗车槽,完善绿色施工现场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绿色作业环境。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是绿色技术集中应用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大量采用装配式施工、现浇结构优化与高性能模板系统,减少现场湿作业与模板浪费。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可再生掺合料及低碳水泥,提高材料利用率;配置雾炮设备和喷淋系统抑制扬尘扩散,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与施工工艺降低环境污染。同时,通过智能监测平台动态采集能耗、噪音、粉尘等数据,实现过程中的绿色指标动态管控。

机电安装与装饰阶段则强调设备节能与材料环保性能的协同应用。在设备选型方面,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空调、电梯、照明及智能控制系统,确保建筑运行阶段能耗最小化。在装修环节推广使用低VOC 排放材料、水性涂料与绿色地板,保障室内环境健康。在现场管理上,设立成品保护区,实行分类存储、精细施工与包装材料回收制度,降低材料浪费与二次污染风险。

整个施工周期内的绿色施工管理贯穿始终,依托 BIM 平台、智慧工地系统及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人员、设备、材料和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控与调度。各阶段绿色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提升了施工质量与工效,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与资源消耗,体现了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实践中的集成化、系统化与高效能优势。

三、绿色建筑施工对工程质量与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

绿色建筑施工不仅在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式上体现出先进性,还在工程质量提升与环境效益增强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其通过全过程绿色化控制手段,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不稳定、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建筑工程向高质量、低能耗、生态友好方向发展。

在工程质量方面,绿色施工强调结构安全与功能性能的协同提升。通过大力推广装配式结构体系和高性能建筑材料,保障了构件的一致性与施工精度,减少了人为施工误差对质量的影响。例如,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可实现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标准化、工业化,从源头上提升工程结构整体性能。与此同时,绿色施工管理强调对关键节点的质量验收与全过程监控,如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均设有绿色施工验收标准,推动工程质量向更高标准迈进。

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例如,通过设置围挡喷淋、道路硬化、施工车辆清洗系统等措施,有效抑制扬尘扩散与土壤侵蚀问题;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与优化施工工序,缓解了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污水与废料实行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极大地减少了施工期的污染排放。绿色施工在保障建筑功能实现的同时,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的尊重与保护。

绿色施工技术还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提升,主要表现在资源节约与能效提升两方面。在能源使用方面,通过应用高效施工设备、优化工序安排与智能能耗监控系统,实现施工现场能源精细化管控;在材料资源方面,采用绿色建材与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天然矿产与木材的依赖,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例如,废弃混凝土粉碎后再利用于路基施工、旧模板修复再使用、钢筋分类剪切再加工,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了整体成本,形成良好的经济与环境协同效益。

从长期运行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施工为后期建筑使用阶段的能效提升和环境友好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合理的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节能设备安装与智能控制系统的预留,使得建筑在运行期间保持低能耗与高舒适度,实现了绿色施工从“建设过程绿色”向“建筑生命周期绿色”的延伸。由此可见,绿色施工不仅是工程建设方式的优化,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重要路径。

结语: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不仅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高效施工的有机统一,也推动了工程质量与可持续效益的同步提升。通过全过程绿色管理、技术集成应用与环保材料选用,绿色施工模式有效改善了传统施工中的诸多问题,为建筑工程注入了生态与科技双重内涵。未来应持续推动绿色施工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建造体系,助力建筑行业向高质量、低碳化方向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 1 ]李秀倩 .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J ] .居业 ,2025,(03):211-213.[ 2 ]孟祥彬 . 绿色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 [ J ] .中国住宅设施 ,2025,(02):10-12.

[3] 吴海霞 .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J].大众标准化 ,2025,(10):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