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晓兵
嵩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河南嵩县 471400
引言:
小麦是嵩县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根据嵩县微生活官方账号的报道,2024年嵩县小麦播种面积已经超出了296000 亩,平均单产可以达到336.1 公斤,全县小麦总产 9.9 万吨。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嵩县强农惠农政策的促进,小麦播种机械化有了重大突破。截至 2024年 6 月 5 日,嵩县全县共出动收割机3069 台次,收获率达 98.2%,确保了小麦夏收工作的效率。除了机械化收割外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嵩县也得到了有效推广,目前嵩县机播率稳定在 95% 以上,可以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在此背景下小麦机械化播种模式也极为丰富,如免耕浅旋播种、深松免耕播种、旋耕后播种等。其中免耕浅旋播种模式的效果显著,该种机械化播种模式可以避免对土地的多次碾压,在提高小麦播种后墒情一致性的前提下保障小麦出苗率,从而实现小麦种植高产的目标。
1 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的原理和主要特征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模式被广泛应用。该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借助小麦免耕浅旋播种机进行有效的播种,在破除表层硬壳和作物根茬的同时浅层完成小麦种子和肥料的播撒,以确保小麦的出苗率。这种免耕浅旋播种模式和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更加的便捷和高效,小麦播种时少了耕地的程序,在免耕浅旋播种机的作用下可以一次完成开沟以及小麦播种等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小麦的种植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优质的条件。研究发现前茬作物根茬被埋在土体中能够为小麦的有效生长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助力小麦高产目标的实现。
这种先进播种模式具有以下的特征:(1)播种均匀。传统的播种模式可能会出现出苗整齐度不良的情况,而且无法一次性完成播种作业,播种效率比较低。而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却可以消除这样的顾虑,在机具精播匀播技术的作用下每穴中都可以保证有 3-5 粒种子,同时播种深浅以及小麦种子的覆土深度也都可以达到小麦种植技术要求 [1]。(2)经济效益显著。在实际作业期间利用机具开沟播种可以减轻劳动的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该播种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障小麦种植的实际收益。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上文研究发现,小麦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是一种结合了保护性耕作和现代播种技术的方法,旨在减少土壤扰动和保持地表覆盖,并提高播种效率。以下是该技术的一些关键要点。
2.1 做好田地的基础清洁工作
从现有经验了解到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做好田地的基础清洁工作,在实施免耕浅旋播种前应该确保田地的状态符合技术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土地都适合免耕浅旋播种,例如有些土地土壤黏重、湿度较大,此种情况下会让轮沟陷入太深从而影响播种的效果。砂壤土因为透水性好,所以是实施免耕浅旋播种比较好的土壤,在砂壤土地中应用免耕浅旋播种技术往往可以达成高产的目标。除了确定土壤类型外,还需要做好土地的清洁工作。例如及时、有效地将土地中的积水排出,确保土地的整体状况符合小麦播种的技术要求。对田间存在的杂草及时清理,以免杂草的生长会争夺小麦种子的养分,从而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通常情况下可选择在小麦播种一周前使用除草剂清除田间的杂草,有效保证除草效果与除草效率,营造小麦生长的
良好空间。
2.2 选择合适的播种机械
采用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机如 2BFMDC-6型、2BFMDC-8型等,这种机器能够在不翻耕的情况下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播种机的动力应在36.7 至51.5 千瓦(50 至70 马力),以确保足够的牵引力和工作效率。同时设置好播种参数,行距通常设定为 30 厘米,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小麦植株生长。种子播深一般为 3 至 5 厘米,根据土壤湿度和质地适当调整。每亩播种量大约 8 至 10 公斤,具体数量取决于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2]。
2.3 种子与肥料管理
除了以上技术措施外,加强种子与肥料管理也非常关键。小麦种植采用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是一种有效尝试,为保障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发挥预期的效果合理选择小麦品种属于重中之重。小麦品种的选择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除了要确保小麦品种的高产特性外,还需要考虑种子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小麦种子选择好后需要使用药剂拌种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和增强幼苗抵抗力,进一步保障免耕浅旋播种的高产性能。免耕浅旋播种期间合理施肥也是重要的内容,施肥时应该注意氮磷钾比例,通常会将一部分化肥作为基肥深施,剩余部分可在后续生长阶段追施。尽可能选择三元复合肥,因为这种复合肥料的使用能够满足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合理控制施肥量,每亩复合肥用量最好可以控制在 50kg-60kg ,肥量过多或者过少均会影响免耕浅旋播种技术的应用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化免耕浅旋播种是一种现代农业技术,主要目的是在不进行传统翻耕的前提下实现作物的高效播种。这项技术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农业机械,在保留地表覆盖物(如秸秆、残茬等)的情况下,直接在土壤表面开沟和播种并轻度旋耕,从而减少土壤侵蚀以及保持土壤湿度和肥力,实践证明免耕浅旋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大程度提升小麦的整体产量。在现实应用中为了发挥出免耕浅旋播种的技术优势,需要明确技术应用的关键点,如做好田地的基础清洁工作、选择合适的播种机械、落实好种子与肥料管理等,以便为小麦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慧 . 现代农业机械化在小麦种植中的高效作业技术 [J].河北农机 ,2025,(06):9-11.
[2] 王龙钢 , 李帅 . 小麦玉米轮作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J].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11):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