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梯检测及对急停故障的诊断体会

作者

李妍

370302199108056326

引言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垂直交通的核心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检验检测技术的应用是构建电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但是电梯在运行期间,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发生问题,对乘客的身心健康都带来负面影响,必须要千方百计提高电梯检测水平,保证电梯稳定、安全运行。为此,下面主要对电梯检测和对急停故障的诊断展开探讨。

1 电梯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第一,保障公众乘梯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检测技术通过对关键部件的系统性检查、功能验证及性能测试,能够提前发现隐性缺陷,避免因部件失效导致的坠落、困人、剪切等恶性事故。第二,落实法定责任,强化合规管理。根据相关规则,使用单位必须依法履行定期检验义务,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检测技术的应用,既是使用单位履行法定义务的技术支撑,又是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抽查的依据。第三,评估设备健康状态,优化维护策略。电梯检测技术不仅关注“是否符合标准”,更通过数据化记录和趋势分析为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提供设备健康状态的量化评估报告。第四,推动技术升级,促进智慧监管。近年来,检测技术逐步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检验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更推动了电梯安全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众信任。检测技术的规范应用,通过公示检测结果、公开隐患整改信息等方式,向公众传递电梯的安全状态,增强社会对电梯安全的信心。

2 电梯检测技术应用

2.1 目测检测技术

因为简单、方便、迅速、经济、立即知道结果等是目测检测技术最明显的优势,所以它也成为电梯检测工作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项检测方法。目测检测技术是指对电梯外观展开检测。与此同时,又对电梯按键展开检测。但是目测检测方法虽然操作简单、省力、省时,但是最终检测结果很有可能会出现误差。技术工作人员参与电梯检测,应用目测检测技术,首先观察电梯整体外观以及电梯运行状况,基于了解电梯性能情况下,判断、评估电梯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技术人员在电梯零件与设备检测中,也会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去测量零件的尺寸,从而及时寻找到问题所在。

2.2 无损检测技术

灵活、全面、实时、严格、适应不同检测要求等等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线锤法与激光检测法二者电梯检测中,成为常用及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二者均不会对被检测物带来任何影响以及破坏。(1)线锤法。主要是针对因为电梯导轨偏差需符合规定要求,线锤法的使用,即可检测有无不符合规定的情况。(2)激光检测法。检测对象为电梯的导轨线性度与扭曲度,并将检测结果如实记录。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更多先进的电梯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又被纷纷应用到无损检测中,在提高检测水平、质量等多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以上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最终呈现出来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可以及时排除电梯系统中存在问题。

2.3 漏磁检测技术

漏磁检测技术主要是依托磁铁漏磁产生的磁场变化原料,将探伤感应装置设置于电梯易出现故障的位置,再对比现实磁场环境和常规磁场环境,将磁场变化的信号输入,通过详细信息,对漏磁部分信号编码。再对电梯内部磨损情况进行检测。总之,漏磁检测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实现对电梯的精细检测。

2.4 综合性检测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认可与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电梯检测工作中,同样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即综合性检测就是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检测技术类型。通过分析我国电梯设备检测工作情况,发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予检测工作带来许多帮助。便携式多功能电梯设施检测技术的出现与使用,现阶段已经成为电梯检测工作人员得力“助手”,在提升电梯检测结果准确性、降低人为因素影响等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在过去,由于电梯检测工作复杂且繁杂,常常让工作人员感到压力过大,而目前便携式多功能电梯设施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水平等。综合性检测技术在未来电梯检测工作中必然会扩大使用范围,并受到许多工作人员的重视。总而言之,多种检测方法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专业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电梯检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呈现出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3 电梯急停故障检测判断方法分析

3.1 小波分析技术在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的运用

电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信号无任何的问题、异常。但是如果电梯运行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发生不稳定,信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候如果工作人员继续使用傅里叶理论展开检测的话,最终的结果经常无法令人满意。而如果使用小波分析技术的话,便可对不平稳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理想。

3.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在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的运用

在电梯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系统非电气系统莫属。通过对电气系统展开分析,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复杂,所以导致电气系统频繁出现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去解决电梯出现的故障,就需要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依托此项方法,便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电梯电气系统出现的问题。不仅可提高检测精度,而且能够保证故障诊断准确。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主要依托对象为多传感器,汇集诸多重要参数,例如,速度、温度、电压等。再将不同信息融合,展开综合性判断,便可将监测水平提升。此外,电梯性能检测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便携式检测仪器高质量完成电梯性能检测工作。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电子传感器是检测工作进行时的重要设备,可保证信号汇集与传输更顺利。再利用不同类型的电子传感器,使得检测工作进行时,利用相关软件展开数据信号的分析,便可得知电梯综合性能参数,对比电梯说明书中的参数,从而了解电梯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3.3 神经网络技术

目前更多先进的技术、更新后的工艺、绿色环保材料出现,并纷纷被加入到各行业中,其中就包括神经网络技术,将其加入至电梯急停故障诊断中去,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主要是因为此项技术完全模拟人类大脑展开了问题的处理,具备思考、学习、记忆等多项功能,完全可站在不同角度,对电梯故障做出诊断,之后再进行所有问题的综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故障问题诊断水平。

结束语

电梯安全保障工作不单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进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获取更为理想的电梯年检效果,更好地维护电梯运行的平稳性,保障公众乘梯安全。未来,通过绿色化、智能化与远程化升级,可进一步提升检测的效率与安全性,推动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迈向数字化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杨 泉 , 车 渝 立 , 李 群 . 电 梯 急 停 故 障 精 准 检 测 研 究 [J]. 中 国 质量 ,2024,(01):90-94.

[2] 宋 晓 春 . 电 梯 检 测 及 急 停 故 障 诊 断 系 统 分 析 [J]. 价 值 工程 ,2022,41(10):151-153.

[3] 吴亚峰 , 陈龙 . 电梯检测及对急停故障诊断的探析 [J]. 科学技术创新 ,2021,(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