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命题特点探究
张莹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重要趋势,学习质量评价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关键环节,其命题方式直接影响教学导向与学生发展方向 ,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学习质量评价对学生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奠基作用。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学习质量命题现状,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命题特点,探究命题内容优化路径与评价机制创新方法,旨在推动小学语文学习质量评价转型,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学习质量命题现状分析与问题梳理
当前小学语文学习质量命题工作呈现出诸多问题,制约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命题理念仍较为传统知识点覆盖成为命题主要考量因素,过分强调识记与基础知识考查而对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关注不足。试题内容设计脱离生活实际,情境创设牵强做作无法激发学生思考兴趣与问题解决欲望,命题形式单一刻板以选择填空为主,开放性试题比例偏低难以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评分标准过于强调标准答案缺乏对思维过程与多元表达认可,学生创造性解答往往得不到应有肯定,试题难度梯度设置不科学,基础题与挑战题比例失衡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评价需求。
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核心素养理念尚未真正深入命题实践,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导向命题认识不足,仍习惯于传统知识导向命题方式,命题技术支撑不足缺乏科学命题框架与操作指南,导致命题人员只能依照经验进行命题。评价导向偏差过分注重甄别选拔功能,忽视发展性评价理念,命题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对学科前沿发展与学生认知特点把握不够,教学评脱节命题内容与课堂教学实际存在差距,未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家长社会期望干扰分数至上观念影响命题方向。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命题内容优化与类型拓展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命题内容优化应立足学科本质,构建系统性命题内容框架应明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并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具体命题内容。命题内容应注重真实情境创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素材,设计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兴趣与解决问题动机,重视命题材料选择,选用优质文学作品、实用性文本等多样化素材体现语文学习广泛性,打破学科壁垒注重跨学科主题整合,将语文能力应用延伸至数学、科学等领域凸显语文工具性特征。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命题设计为例,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多维命题内容,围绕人物精神品质塑造情境化命题设计“周恩来精神寻访录”主题任务,让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资料查询、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周恩来立志报国精神形成过程与深刻内涵。创设时空对话情境让学生以今日少年对话少年周恩来为题,思考我想问周恩来什么问题?他会给予怎样回答?我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引导学生在虚拟对话中深化理解建立情感共鸣。设计开放性阅读探究题如文中哪些语句最打动你?为何这样感受?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提炼核心价值,突破传统单一写作形式,设计多元表达任务:编写我与周恩来共同成长漫画故事,创作我也有一个梦想演讲稿,设计家国情怀主题书签等,让学生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展现对爱国精神理解。构建跨学科命题结合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查找近代中国面临危机与今日中国发展成就资料,制作百年变迁专题报告培养学生宏观历史视野与家国情怀,评价设计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关注学生在探究、思考、表达过程中语言运用等核心素养表现,形成立体化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成效与精神成长。
三、小学语文学习质量命题评价机制创新与应用推广
小学语文学习质量命题评价机制创新应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应完善评分标准设计从知识掌握、能力应用等多维度制定评价指标实现全面评价。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进步情况与成长轨迹,避免简单分数比较为每位学生提供积极反馈,构建过程性评价框架,将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纳入评价范围形成综合评价结果。推行多主体参与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增强评价客观性,设计分层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设定相应评价要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积极评价反馈,建立核心素养达成度评价指标,明确各项核心素养评价要点与权重突出素养导向特征。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一课为例,构建核心素养导向评价机制创新实践,围绕该课文设计古代读书人故事探究主题评价任务,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础层面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积累,如掌握囊萤夜读、凿壁偷光等典故含义,能力层面评价学生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如分析古代读书人刻苦精神与现代学习方法异同。思维层面评价学生思考深度与广度,如探究为何古人如此艰苦求学?当代条件优越环境下我们应持何种学习态度?等问题,情感层面评价学生价值观认同与内化,如对刻苦学习精神认同程度与行为转化。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教师针对评价结果提供具体改进建议,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提升计划,形成学校特色评价资源,将该课评价案例整理入校本资源库,通过教研活动推广至其他年级与学科,促进学校评价文化建设推动核心素养导向评价理念深入教学实践。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通过梳理当前命题现状与问题明确改革方向与着力点,在命题内容优化与类型拓展方面,应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系命题内容框架,探索多元化题型设计,在命题评价机制创新与应用推广层面,应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及校本命题资源库。进一步加强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命题评价深度融合,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命题评价体系,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林英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情境化命题 [J]. 考试周刊 , 2024(38).
[2] 郭乐静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命题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4, 44(29):13-17.
[3] 汪燕宏 . 素养立意下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命题的四个" 转向 "[J].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19):17-20.
注:本文系 2024 年度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业质量命题设计与评价思考 "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GH24Y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