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谢凤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三中学 414400

在新高考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环境下,高中艺术生这一有着特殊学习需求和发展取向的群体的学科教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历史学科是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思维以及家国情怀发展的主要载体,在艺术生综合发展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怎样将其和艺术生的特点相结合,探究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高中历史教育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高中艺术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分析

高中艺术生学习历史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和现实困境,由于艺术专业训练所占用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艺术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普遍表现出时间碎片化和缺乏连续性等特点,造成知识体系建构迟缓,系统认知难形成 [1]。从学习兴趣上看,与艺术专业课程相比较,历史学科抽象理论概念、复杂时间脉络和事件逻辑等特点,易让艺术生产产生畏难情绪,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艺术生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倾向形象化和感性化,历史学科则侧重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这一思维差异又进一步加大了艺术生对于历史知识理解的困难。就学习基础而言,一些艺术生对初中历史学科不够重视,知识储备较弱,缺乏历史时空基本观念和史料分析能力,面对高中历史较深的学习要求,呈现出明显的不适。

2. 提升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2.1 艺术化情境创设,沉浸式教学

艺术化情境创设和沉浸式教学策略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借助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和感官体验的激活,帮助艺术生对具象化情境下抽象历史知识的认知,这一策略发挥了艺术生善于视觉和听觉感知的优势,把历史事件变成戏剧表演、影视片段和音乐创作的艺术形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和抽象的难题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合多媒体技术和场景模拟,将书面历史资料转化为可以感知和互动的学习资源,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代入感。

比如讲解历史单元“文艺复兴”,教师可以把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些画家的代表作做成动态影像,并辅以文艺复兴时期古典音乐来营造课堂沉浸式的艺术氛围,组织学生分组排练小型历史剧,分别扮演但丁、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代表人物,通过台词设计与情景对话,再现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解放的历程。学生在准备戏剧时既需要深入阅读历史文献还原人物思想,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性解放,该教学方式实现了历史知识和艺术表现的深度结合,让学生在经历艺术创作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了解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以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切实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内化效果。

2.2 历史和艺术学科的跨界融合教学

历史和艺术学科跨界融合的教学策略是以多元智能理论和跨学科教育理念为依据,突破学科壁垒,从时间脉络上对历史和艺术进行发掘、文化内涵的关联性使艺术作品成为解读历史的主要媒介,也使历史背景成为加深艺术创作认识的主线 [3]。这一策略能够充分调动艺术生专业特长,让学生从自己所熟知的艺术领域挖掘历史价值,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艺术欣赏,达到知识迁移和素养融合的目的。

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为例,当教师讲授时,可以选择唐代的画作《簪花仕女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作为教学的起点,帮助学生深入观察画中角色的服装选择、妆容和器物细节并结合历史文献,剖析唐代服饰中“胡汉交融”这一特征,论述丝绸之路在唐代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教师为学生设定了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唐代长安国际商贸”作为创作主题,利用绘画、雕塑和数字建模等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东市和西市的繁华景象。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参考唐代的建筑风格、商业布局和异域商品的史料,把对历史的认识变成艺术表达。这一教学方式在深化学生对于唐代开放包容文化政策认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艺术创作的主题构思和细节还原,让历史课堂真正成为艺术生发挥自身特长,开阔视野的一个综合学习平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唐代的文物仿制和历史故事的叙述”的活动,让学生通过3D 打印或手工制作等方法,还原唐三彩的原貌、鎏金茶具及其他器物,在创作过程中对唐代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写完作品之后,学生作为“文物讲解员”,结合历史背景讲一讲文物背后所发生的事情,进一步加强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将历史学习和艺术实践深度结合起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促进高中艺术生在历史课堂中发挥有效性,是一个系统而富有挑战的任务,必须充分考虑艺术生群体特征和学习需求,并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来实现、优化教学过程,健全保障机制等诸多措施协同发展。本次研究所提教学策略意在给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以实践借鉴,促进艺术生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帮助艺术生获得历史学习全面发展,为造就人文底蕴深厚、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永昌 . 高中艺术生历史学科的高考复习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2(21):180-182.

[2] 危一帆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D]. 海南师范大学 :2024.

[3] 缪志强 . 高中艺术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D]. 安庆师范大学 :2022.

本文系岳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升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批准号:YJK23KJ37) 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