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
陈雅珍
台山市邓树椿中学 529252
离异家庭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离异家庭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经历家庭离异的变故,会对他们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旦他们正常所需求的关爱缺失,便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不良问题[1]。这些影响深远而持久,农村地区相对经济落后,相对思想落后,包容度没那么高的情况下 ,离异家庭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社交、学业以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轨迹构成不可忽视的挑战。
一、心理影响
(一)缺乏安全感
家庭的破裂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颠覆了孩子原本稳定的成长环境。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孩子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可能导致他们时常处于被抛弃的恐惧之中,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戒备心理。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不仅侵蚀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严重阻碍了他们建立健康人际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新环境和新朋友时显得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我班有一个女学生,小的时候父母亲离异,导致她极度缺乏安全感,上了初中之后,由于在学校住校第一次离开家人,开学的整一个星期都说肚子疼,要回家看医生,反反复复请假第二个星期开始,又说睡不着,总是听见晚上有人叫他的名字,这样的现象持续一个星期,后来在老师同学的关心,以及自己的努力之下,家人在第一个月都是以走读的形式接送上学,才逐步的适应了住宿的学校生活,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导致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二)自卑心理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信息流通不畅,离异家庭往往被视为一种“ 异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而感到自卑,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与那些来自完整家庭的孩子在本质上就有所不同,这种自我认同的偏差,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三)情绪问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父母关系破裂的阴影下成长,往往要承受比同龄人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长期的压力积累,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他们可能会变得异常敏感,对周围人的言行举止过度解读;或者变得易怒,用愤怒来掩饰内心的脆弱;又或者选择过度沉默,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与外界隔绝。这些情绪问题,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曾经有一个男同学,父母为了不影响他升学,小学六年级毕业被告知父母已经离婚一年,其母亲是一个很强势的妈妈,同时觉得亏欠孩子,她一边干预自己的小孩的成长,一边无原则地放纵小孩,无论在物质生活上,还是情感上,觉得他是男子汉,必须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随便喜形于色,要成熟稳重,长大后才能照顾好妈妈,组织一个健全的家庭,男孩子在妈妈长期的思想教育及压抑下,经常不说话,过度沉默,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与外界隔绝。
二、社交影响
(一)人际交往困难
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情绪的困扰,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谨慎和退缩。在与同伴相处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被拒绝或嘲笑,而选择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表现得小心翼翼,甚至刻意迎合他人。这种交往模式不仅限制了他们建立真诚友谊的能力,还可能让他们错失许多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导致他们在社交圈中显得孤立无援,难以融入集体。
(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父母的离异过程,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争吵、冷战甚至是暴力,这些负面的情感体验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因此,当他们逐渐长大,开始考虑自己的恋爱和婚姻时,往往会因为对亲密关系的恐惧而犹豫不决。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无法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害怕重蹈父母的覆辙,这种恐惧感可能会让他们在选择伴侣时变得挑剔而谨慎,甚至在面对爱情时退缩不前,影响他们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的能力。
三、学业影响
(一)学习动力不足
家庭结构的突变,如父母离异,往往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使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重新聚焦于学习。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对生活失去方向感,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这种学习动力的缺失,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课后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导致学业成绩逐渐下滑。
(二)成绩下滑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在课堂上,他们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有效吸收新知识;在课后,他们可能因情绪波动而无法静心复习,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的稳定性。此外,生活环境的改变,如转学至新学校,也会给他们带来适应上的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同样会对他们的学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四、生活影响
(一)物质条件的变化
离异后,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一些孩子可能从原本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转变为较为拮据的状态,这种转变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日常需求满足,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物质条件的匮乏可能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甚至自卑,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没有完全经济独立,在这种条件的家庭下,离异家庭更难给孩子正确的心理辅导以及心理疏导,曾经有一个女学生,生活条件还行,但是由于父母离异,女生判给了妈妈,妈妈经济来源大不如之前,女孩子由于零花钱的限制,导致她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
(二)隔代教育问题
在农村地区,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多地依赖于祖辈的抚养。然而,隔代教育往往伴随着代沟和认知差异,这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全面、科学的关爱和教育。祖辈可能因年龄、精力或教育观念的局限,难以满足孩子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从而影响到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
(三)关爱的缺失
在农村离异家庭中,当父母各自组成新的家庭后,他们可能因忙于新生活的适应和忙碌,而无暇顾及之前的孩子。这种关爱的缺失会让孩子感到被遗弃、孤独和无助,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理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可能导致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建立。
综上所述,离异家庭对农村初中生的影响是多维度、深层次的。为了减轻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父母应增强责任意识,为孩子提供稳定、温馨的成长环境,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学校方面,教师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关注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学业帮助;社会方面,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离异家庭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心理辅导和教育资源,以促进离异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项小莉.离异家庭初中生关爱缺失表现及应对策略[J].基础教育究,2018,(1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