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众参与视角下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户体验优化研究

作者

周永亮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引言:当前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 要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建筑智能化已上升为国 轮科技革命 业变革先机的关键抓手,由此如何立足用户视角,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化研究,已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本文拟基于公众参与视角,深入剖析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户体验优化的现实意义,系统探讨优化路径,以期为建筑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实行用户体验优化的现实意义(一)顺应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传统的建筑模式已难以为继,建筑智能化系统 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1]。用户体验是衡量建筑智能化系统成败的关键指 需求,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智能化的价值,这就要求立足用户视角,深入分析用户痛点,针对性地开展系统优化和升级。

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建筑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追求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更渴望获得舒适、便捷、智能的居住体验,建筑智能化系统为满足这一迫切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集成各类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三)提升建筑智能化应用的普及水平

当前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普及应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一些建筑项目对智能化重视不够,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智能化系统功能单一、体验欠佳,难以充分发挥效用;公众对智能建筑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参与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智能化的规模化推广。用户体验优化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一方面,以用户为中心开展系统优化,精准对接用户痛点,可有效提升智能化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降低使用门槛,吸引更多用户主动拥抱智能建筑;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拓宽用户参与渠道,创新互动方式,可充分调动用户参与智能建筑建设运营的积极性,增强用户黏性和忠诚度,带动形成智能建筑应用的良性循环。

二、基于公众参与视角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户体验优化的路径(一)加强需求调研,精准把握用户痛点

用户体验优化要以需求为导向,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大需求调研力度,全面掌握用户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中的真实诉求。一是深入开展用户访谈,通过面对面交流、在线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不同类型用户对建筑智能化的需求期望,要注重抓住细节,挖掘隐性需求,特别是要关注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谱;二是创新用户体验分析方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多维度采集用户在系统应用过程中的行为数据,深度挖掘用户偏好特征,动态跟踪用户体验变化轨迹,及时发现问题,精准锁定优化方向;三是搭建用户参与平台,畅通用户反馈渠道,搭建开放、灵活的用户参与平台,通过在线论坛、意见箱等方式,鼓励用户随时提出体验改进建议,多角度感知用户诉求,持续优化系统功能。

(二)完善参与机制,拓宽用户参与渠道

公众参与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用户体验优化的重要法宝,通过完善参与机制设计,创新拓展参与渠道,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积极性,让用户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实现建筑智能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精准对接,不断推动体验优化再上新台阶。建立常态化参与机制是基础,要探索搭建覆盖智能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用户参与智能建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环节,同时要建立健全用户反馈处理机制,完善“反馈-分析-整改-回应”的快速响应闭环,及时跟进处理用户反馈,让用户诉求件件有落实,条条有回音[2]。引入社会化参与模式是关键,可借鉴互联网众包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智能建筑体验优化,如通过开放在线编程接口,吸引社会开发者参与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开发和体验改进;通过发起体验优化大赛,激发全民参与体验设计的热情;通过“红包悬赏”等互动方式,鼓励用户参与体验问题“揪错”,让社会共治成为体验优化的强大动力。丰富线上线下参与形式是保障,线上,要用足用好移动互联网优势,开发体验优化APP、小程序等,为用户参与提供随时随地的便利通道;线下,要因地制宜开展体验沙龙、开放日、现场体验会等特色活动,拉近用户与智能建筑的距离,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参与热度。

(三)创新互动方式,提升用户参与热情

互动是优化体验的利器。要让用户持续、深度参与智能建筑体验优化,光有渠道还不够,更要在互动方式上出新出彩,以丰富多样的参与体验和精美绝伦的互动设计,牢牢抓住用户的心,让参与成为一种自觉和享受。情景化互动是大势所趋,衡量互动优劣的关键在于能否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要充分运用VR/AR、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先进技术,营造沉浸式、多感官的互动氛围,让用户全方位感知智能建筑的魅力。如开发虚拟体验馆,引导用户在虚拟场景中模拟智能家居的操控流程,感受系统的便捷和舒适;再如举办AR 互动展览,增强智能系统的可视化呈现,带给用户震撼的视觉盛宴。个性化互动是发展方向。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对用户画像,因人而异开展互动。对不同年龄、职业、兴趣的用户,设计差异化的互动项目,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服务,做到投其所好、如虎添翼。如针对儿童,可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引导他们探索智能建筑的奥秘;针对老年人可提供大字版、语音版的交互界面,让他们轻松玩转智能系统。

(四)优化系统功能,强化用户体验评估

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而言,功能完善和体验出色是制胜法宝,只有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持续打磨系统功能并以评估为杠杆,对标对表先进水平,不断改进提升,方能真正赢得用户芳心,推动系统走向成熟。智能水平是立身之本,相关研发者要主动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系统各功能模块中的融合应用,不断提升系统的感知、分析、推理、决策等智能化水平[3]。如在智能照明系统中,引入自适应算法,根据环境光强度和用户偏好,智能调节光源亮度和色温,营造个性化的舒适光环境;在智能安防系统中,运用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测可疑人员和异常行为,全面守护建筑安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用户使用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推荐,让生活更加贴心省心。友好易用是关键所在,再强大的功能,如果操作复杂,界面不友好,也难以赢得用户欢心,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把易用性作为系统设计的核心要义,力求让智能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优化人机交互设计,提供直观易懂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简化操作流程,开发“一键式”智能应用,让用户轻松上手;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大字版、语音版等特色界面,提升使用便捷性;加强使用指导和培训,编制通俗易懂的使用手册,开设在线课堂,帮助用户尽快掌握系统功能,消除使用障碍。

结束语:建筑智能化是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公众参与,聚焦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筑智能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建筑发展之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建筑智能化的未来充满希望,公众参与优化用户体验大有可为。

[1]谢艳,邓日燏,王超,等.建筑绿色施工中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与节能减排效果[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05):111-113.

[2]王秋凤,于恒,范贵鑫.建筑工程中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5,34(04):19-21.

[3]周小青.信息化系统在建筑电气智能化施工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25,30(08):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