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质量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郑洁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湖北省宜昌市 4433000
1 武器装备质量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1 设计研发环节的影响因素
(1)设计理念与技术水平的局限
部分武器装备在设计阶段,由于设计理念滞后,未能充分考虑未来作战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导致装备在投入使用后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同时,受限于当前技术水平, 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无法突破,使得装备在性能上存在先天不足。例如,早期某型号战斗机在设计时,对隐身性能和航电系统的集成考虑不足,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其在现代空战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明显低于新型战机。
(2)设计流程与管理的不完善
设计流程中若缺乏严格的评审和验证环节,会导致设计缺陷难以被及时发现和修正。在部分项目中,为追求研发进度,压缩设计验证时间,使得一些潜在问题遗留到生产制造阶段,增加后期质量风险。此外,设计团队内部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明确,也会影响设计方案的质量和一致性。例如,某导弹武器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因不同设计小组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部分部件接口不匹配,在总装阶段才发现问题,造成研发成本大幅增加和进度延误。
1.2 生产制造环节的影响因素(1)原材料与零部件质量管控不
原材料和零部件是武器装备质量的基础,若对其质量管控不到位,将直接影响装备整体性能。一些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供应商,或在零部件采购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检验流程,使得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入生产环节。例如,某舰艇的动力系统因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轴承,在航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严重影响舰艇的正常运行和作战任务执行。
(2)生产工艺与制造设备的落后
生产工艺的先进程度和制造设备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武器装备的制造质量。落后的生产工艺难以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而老旧的制造设备 现故障, 导致生产过程不稳定。在一些传统军工企业中,部分生产线设备老化严重,加工精度下降,使得生产出的武器装备零部件尺寸偏差较大,影响装备的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
(3)操作人员技能与质量意识不足
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对生产制造过程起着关键作用。熟练掌握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的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生产,确保产 品质量。然而,目前部分军工企业存在操作人员培训不足、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且部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为追求生产效率忽视质量要求,违规操作时有发生,从而引发质量问题。
1.3 管理维护环节的影响因素
(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武器装备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漏洞,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这使得质量问题在各个环节中难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装备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装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武器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然而,由于维护保养制度执行不严格、维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维护资源短缺等原因,部分装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长期积累下,装备零部件磨损加剧、性能下降,不仅影响装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在作战或训练中出现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不及时
及时准确的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质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反馈机制不健全的情况较为普遍。基层使用单位发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到研发和生产部门,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同类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2 提升武器装备质量的应对策略
2.1 优化设计研发环节(1)加强设计理念创新与技术研发
鼓励设计团队积极关注国际军事科技前沿动态,加强与科研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升武器装备的设计水平。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组织科研力量集中攻克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确保装备在性能上具备先进性和前瞻性。例如,通过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合作,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的设计中,提升装备的自主决策和作战能力。
(2)完善设计流程与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设计流程,加强设计过程中的评审和验证工作。在设计的各个阶段,组织专家团队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评审,利用仿真模拟、试验验证等手段,及时发现和修正设计缺陷。同时,明确设计团队各成员的职责,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一致性。
2.2 强化生产制造环节管控 (1)严格原材料与零部件质量把关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评估,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加强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检验,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环节。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质量改进工作。
(2)推进生产工艺革新与设备升级
加大对生产工艺研发和设备更新的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通过工艺革新,提升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通过设备升级,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例如,采用3D 打印技术制造复杂零部件,既提高了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又缩短了生产周期。
(3)提升操作人员素质与质量意识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质量教育,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设立质量奖励机制等方式,增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自觉遵守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
2.3 完善管理维护环节
(1)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涵盖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质量监督和考核,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规范装备维护保养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装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周期、内容和标准。加强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维护技能和水平。加大维护资源投入,确保维护所需的设备、工具和零部件齐全。同时,建立装备维护保养档案,对维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现对装备维护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3 结束语
武器装备质量问题受到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管理维护等多个环节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我们认识到提升武器装备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优化设计研发、强化生产制造管控、完善管理维护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只有全面加强武器装备质量建设,才能确保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为国防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庆龙,姜伟丽. 人力资源管理在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5,(12): 111-113.
[2]高利春,陈晓芳,赵彦东. 武器装备管理技术进展 [J].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25, 11 (01): 14-22.
[3]甘密玲,吴亚军,徐金涛,等. 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研究 [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23, (S1):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