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四真课堂”中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模式的创新研究

作者

杨慧文

达拉特旗第八中学 014300

引言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正逐步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发展型转变。“四真课堂”作为回应这一变革趋势的教学理念,倡导以真实情境为起点,以真实问题为载体,以真实互动为路径,最终实现学生的真实成长。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模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虽能完成知识传递,却难以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主动参与。

一、“四真课堂”的理念内涵与数学学科特性(一)“四真课堂”的核心要素解析

“四真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本质在于通过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互动与真实成长四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构建具有生成性与发展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其中,真实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与学生认知经验相契合的情境素材,使学习过程从外部驱动转向内在动机激发;真实问题则是教学推进的核心载体,区别于传统练习题的封闭性特征,这类问题往往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与现实指向性,能够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形成系统思维;真实互动体现为多维交流机制的建立,涵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人与媒介之间的信息交换,尤其重视学生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与表达机会;真实成长则作为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不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上述四者相互支撑,构成了“四真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框架。

(二)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逻辑性与抽象性兼具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该学段学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数学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任务,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符号运算能力与建模意识。具体而言,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推理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表现为演绎、归纳与类比等多种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应用则是数学能力的外显表现,涉及将数学知识迁移至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能力。同时,数学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形式化与结构性特征,这使得课堂互动的设计必须兼顾思维深度与参与广度,避免流于表面化的问答或形式化的讨论。

二、基于“四真课堂”理念的数学课堂互动模式创

(一)构建真实问题驱动的互动情境

在“四真课堂”理念指导下,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应以真实问题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教学中抽象概念与现实应用脱节的困境。真实问题不仅具有生活化特征,还蕴含着明确的数学结构,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探究欲望。例如,在函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家庭月用水费用阶梯计价模型,引导学生通过数据采集、变量识别、关系建模等过程,自主发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尝试用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此类问题设计要求具备情境真实性、任务挑战性与知识关联性三重属性,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的迁移与深化。此外,真实问题的开放性也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多元参与路径,既满足基础理解需求,又支持高阶思维拓展,从而增强课堂互动的广度与深度。

(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机制

为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单向交流格局,需重构课堂互动的组织方式,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可采用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与问题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核心数学概念设计具有递进性与整合性的任务群,使学生在小组协作中经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验证与成果展示的全过程。例如,在几何证明教学中,教师可将全班分为若干研究小组,每组负责从现实生活场景中提取一个需要推理证明的问题,并通过团队讨论形成逻辑严密的论证方案,最终在班级层面展开互评与优化。借助信息化平台如在线协作工具、实时反馈系统等,进一步拓展互动空间,提升信息交互效率与个性化表达机会。这种机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也有效促进了批判性思维与合作能力的发展,为实现“真实互动”提供结构性支撑。

(三)优化教师引导与反馈的互动策略

在“四真课堂”框架下,教师角色应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与思维支持者,其引导行为对课堂互动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首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捕捉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展现的思维轨迹与认知偏差,避免简单地以“正确与否”作为回应标准。其次,应善于运用启发性提问策略,如“你能否举出一个反例?”、“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等方式,推动学生进行反思与修正,促进深度理解的发生。此外,反馈机制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同伴互评与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基于证据进行理性判断与观点交锋。例如,在代数解题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批改解题步骤,指出逻辑漏洞并提出修改建议,从而在互动中强化元认知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通过上述策略,教师在互动中不再居于控制地位,而是成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与高质量互动生态的建构者,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问促思”的教学转型。

结论

“四真课堂”理念为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路径。通过构建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体参与以及优化教师引导策略,能够有效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与深度。这种互动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理解与应用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转变。未来的研究应在更大范围开展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模式的适用性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祁黎.乡村振兴视域下职业院校“四真”课堂设计——以中职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为例[J]. 职业,2024,(08):25-27.

[2]徐淑纯,郭绍仪.巧用微项目教学构建“四真”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9):43-45.

[3]徐雄英.以“四适”定“四真”——论数学课堂动手操作如何返璞归真[J].新课程导学,2021,(0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