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

刘计成

东部原油储运公司徐州维抢修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0

引言

焊接作为制造业的关键工艺,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性。焊缝质量受焊接电流、电压、速度及保护气体等参数的综合影响,参数不合理易导致气孔、裂纹等缺陷。传统参数设定依赖经验,缺乏系统性优化,难以满足高精度制造需求。

1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研究意义

焊接工艺作为制造业中实现材料永久连接的核心技术,其参数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焊缝的成形质量与结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压力容器等高端装备领域,焊缝内部缺陷的微小差异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而焊接热输入、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的波动是导致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产生的关键诱因。传统焊接生产中,工艺参数多依赖经验公式或重复性试验确定,难以全面覆盖不同材料组合与结构形式的复杂需求,造成焊接质量稳定性不足与生产效率受限的双重困境。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系统性优化研究,可通过解析参数与焊缝成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内在关联机制,构建科学化的参数配置模型。这种优化不仅能有效降低焊接缺陷发生率,提升焊缝金属的致密性与强度匹配性,还可减少返修工序与材料浪费,推动焊接过程向高效化、精准化方向转型。尤其在轻量化材料与异种材料连接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参数优化研究为突破传统焊接技术瓶颈、实现复杂结构的高质量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战略价值。

2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质量的正向影响.1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微观组织的精细化调控作用显

焊接热循环的峰值温度与冷却速率直接影响焊缝金属的相变过程,传统参数配置下,热输入波动易导致晶粒粗化或硬脆相过量析出,降低焊缝的韧性与抗裂性能。通过优化焊接电流、电压及速度的匹配关系,可精准控制焊接热输入量与高温停留时间,促使焊缝金属形成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在低合金高强钢焊接中,适当降低热输入并配合脉冲焊接技术,能显著细化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比例,同时抑制上贝氏体等脆性组织的生成。这种微观组织的优化直接提升了焊缝的冲击韧性与疲劳寿命,尤其在低温环境或动载荷工况下,焊缝的可靠性得到实质性增强。微观层面的组织改良为焊缝质量提升奠定了材料学基础,是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的核心价值体现。

2.2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可实现焊缝成形几何特征的精准控制

焊缝熔宽、余高及咬边等几何参数的偏差,是引发应力集中与疲劳裂纹萌生的主要诱因。传统焊接过程中,

参数波动常导致熔池形态不稳定,出现熔宽超差、余高不足或咬边缺陷等问题。通过动态调整送丝速度与电弧

电压的匹配关系,结合焊接速度的实时补偿,可构建稳定的熔池流动场,确保焊缝成形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在

薄板铝合金焊接中,采用变极性等离子弧焊工艺,通过优化脉冲频率与基值电流,可精确控制熔池的表面张力

与流体动力学行为,从而获得余高均匀、表面光滑的优质焊缝。几何特征的精准控制不仅提升了焊缝的外观质

量,更通过降低应力集中系数,显著增强了焊缝在复杂载荷条件下的抗疲劳性能,为结构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2.3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接缺陷的抑制具有系统性效应

气孔、裂纹、未熔合等典型焊接缺陷的形成,与焊接热输入、熔池保护效果及材料熔合行为密切相关。传统工艺中,参数配置的局限性往往导致缺陷的随机性分布,增加质量检测与返修成本。通过综合优化焊接热输入、保护气体流量及电弧挺度等参数, 可构建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缺陷抑制机制。 在不锈钢管道焊接中,采用氩弧焊工艺并优化钨极直径与喷嘴高度,可增强电弧的集中性与保护气体的覆盖效果,有效隔绝空气侵入,从而降低气孔生成概率。通过控制层间温度与焊接顺序,可缓解焊缝区域的残余应力,抑制冷裂纹的萌生。参数优化的系统性效应体现在从缺陷形成机理出发,通过多维度参数的协同调控,实现焊接缺陷的主动预防,而非被动修复,为焊接质量稳定性的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3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质量影响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控制技术与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的深度融合

随着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焊接过程将逐步摆脱对人工经验的依赖,转向基于多源传感器实时监测与智能算法自主决策的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在焊枪、工件及焊接电源中集成温度、电流、熔池形态等高精度传感器,可构建焊接过程的全维度数据采集网络。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对海量工艺数据的深度挖掘,系统能够动态识别参数与焊缝质量的映射关系,并自动生成最优参数组合。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参数优化框架,可在焊接过程中实时调整电流波形与送丝速度,以补偿材料厚度波动或装配间隙偏差,实现焊缝质量的自适应控制。

3.2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技术

传统参数优化多依赖试验试错或单一场仿真,难以全面揭示焊接热-力-流多物理场的复杂交互机制。未来,基于高性能计算与多尺度建模技术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平台,将实现对焊接熔池动态行为、残余应力分布及组织演变的全程模拟。通过构建包含电磁场、流场、温度场与应力场的综合模型,可精准预测不同参数组合下焊缝的几何成形、缺陷倾向及力学性能,从而大幅减少物理试验次数,缩短研发周期。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电子束焊接中,多物理场仿真可量化热影响区宽度与残余拉应力的关联规律,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这种“仿真-优化-验证”的闭环研究模式,将推动焊接工艺参数优化从定性分析向定量预测跃迁,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3.3 绿色化与可持续性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焊接过程的能源效率与环境影响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未来参数优化需兼顾焊缝质量提升与资源消耗降低的双重目标,通过创新热源形式与工艺方法实现绿色制造。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通过优化激光与电弧的能量配比,可在降低热输入的同时提升焊接速度,显著减少能源消耗与焊接烟尘排放。此外,基于数值模拟的参数优化可精准控制熔池尺寸,避免过度熔化导致的材料浪费,同时通过减少返修率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在材料层面,参数优化还可适配轻量化高强钢、铝合金等低碳材料,推动焊接结构向轻量化与高强度方向升级。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实验与数据分析,明确了焊接参数与焊缝质量的量化关系,证实了优化参数可显著降低缺陷率并提升力学性能。未来需结合智能算法与实时监测技术,实现参数动态调整,推动焊接工艺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为高端装备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庆志.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研究[J].模具制造,2025,25(06):168-170.

[2]郇梦颖.反应釜焊接工艺参数优化与质量分析[J].山东化工,2025,54(07):162-164+167

[3]沈敏.自动焊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C]//广西信息化发展组织联合会.第四届工程技术管理与数字化转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柳工无锡路面机械有限公司;,2024:120-122.

[4]钟军.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对焊缝收缩量影响研究[J].焊接技术,2023,52(09):54-58+146.

[5]郑子健.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结构焊接工艺参数优化[D].东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