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
周金华
卓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恩施分公司 湖北省恩施市445000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传统方法由于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滞后,很难适应动态管控的需要。BIM 技术以其三维建模和数据集成等技术为造价管理带来可视化和协同化新方式。文章结合 BIM技术的特点,以解决信息碎片化和响应迟缓痛点为目标,对其造价动态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数据平台构建和实时采集的方法、多方协同等等策略来促进成本控制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提高,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 BIM 技术及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背景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具有高度集成与数字化的特征,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仅对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可视化、 分析更准确、有效。随着建筑项目规模及复杂度的增加,传统造价管 过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把设计,施工和运维多环节数据聚合到同 。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在进度控制,成本 时 BIM 的普及还带动了造价管理工作由静态核算到动态监控的转变, 理向着智能化和精细化发展。
2. 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策略
2.1 构建统一的 BIM 数据平台,实现多维度信息集成与共
统一BIM 数据平台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至关重要。平台既集合了建筑设计,施工计划和材料采购多源信息,又以标准化数据结构确保了各专业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通过统一的平台,参与方可以对造价相关的数据进行同步的存取及更新,降低了信息孤岛的发生,避免重复劳动和数据误差。多维度信息集成涉及到时间,空间,费用等诸多方面,使得造价分析更加及时准确。该平台同时支持版本控制和变更追踪,以有效地管理设计变更给造价带来的变化。将项目进度和材料价格波动数据融合在一起,实时地反映成本的动态变化,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平台以开放接口为外部系统访问提供支撑,进一步扩大了数据来源并加强了管理全流程覆盖。
2.2 引入物联网和传感技术,实现造价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动态更新
物联网的运用,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数据获取手段。通过布置传感设备可以对施工现场材料消耗,设备运行状况及工人作业进度等主要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将这些信息自动传送到 BIM 系统中,确保造价信息及时。传感技术也可以对环境条件及机械状态进行捕获,协助对施工效率及风险进行评价,并协助造价的动态调整。以物联网为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杜绝了传统人工统计中存在的滞后和错误,增强了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手段,该系统可以即时发现异常耗材或者进度偏差的情况,有助于管理人员采取及时措施避免成本超支的发生。动态更新机制使得造价模型能密切反映现场实际情况,提高造价预测科学性与精细度。物联网和BIM 深度融合既增加造价数据透明度又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化升级。
2.3 建立多方协同管理机制,优化信息传递与沟通流程
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下,设计,施工,造价和监理多方常常是各行其是,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纸质文件或者离散的电子数据来完成,不但反应时间落后,数据的断裂或错误的反馈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这可能会导致成本估算出现延迟或甚至不准确。在由 BIM 主导的动态造价管理实践中,如果不能同步建立科学而有效的多方协作机制,仍然可能出现“资料各说各的,模型更新也不尽一致”的情况。为此,需要建设一个有明确数据责任边界和操作权限,同时确保 BIM 数据模型完整及时的协同管理架构,促使职能单位间信息传递顺畅,标准一致。关键是要通过建立统一工作流程规范,模型审查机制和数据共享规则等措施来打通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之间的信息壁垒。一些企业试图在 BIM 平台上引入云协作工具并通过角色分工来定义操作权限,同时结合消息推送机制对任务的变化状态进行及时反馈,从而有效地提高响应效率。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技术支持团队来承担跨平台的数据融合和应用维护工作,以减少由于软件或者模型版本差异而造成的协作障碍。协同机制既是造价动态管理中的通信桥梁,也是确保项目成本控制连续性和准确性的主要制度基础。
2.4 结合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实现造价模型与现场进度的动态匹配
施工进度对工程造价动态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 精准造价管理得以实现的核心。BIM技术和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的集成 种整合通过对进度数据的定期更新、对相关材料消耗的自动调 场的真实状态。管理者通过动态匹配可以立即确定进度延 险预警。该进度管理系统的甘特图和网络图为造价动态调整奠定 与施工质量数据相结合,可以对由于质量问题而引起的造价增减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进一步充实了造价动态分析维度。
2.5 开发接口和中间件,实现 BIM 软件与传统造价系统的无缝对接
当前,BIM 软件在数据格式、功能接口等方面不同于传统造价管理系统,造成信息交换不畅并限制了造价动态管理效率的提高。发展专用的接口与中间件就成了联系这二者的一座重要桥梁。本技术方案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转换,协议兼容与实时同步机制实现了各平台之间数据互通与功能协同。中间件可以有效地缓解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确保设计变更,施工进度以及成本信息等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流转。这一举措在增强数据一致性与准确度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工输入出错的风险并节约了管理成本。同时该界面灵活设计,支持定制化扩展以满足不同工程及企业特定要求。通过该技术手段可以使传统造价系统充分发挥 BIM 模型在数据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连续完整地进行动态管理,促进造价管理向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日益成熟与运用,使基于BIM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策略必将对建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搭建统一 BIM 数据平台,引入物联网与传感技术,建立多方协同管理机制,与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相结合,并开发界面与中间件等,本发明能够有效地促进工程造价管理高效准确地进行造价信息实时更新以及多方协同管理。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角色将变得尤为关键,为建筑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振生,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河南省,河南精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22-12-01.
[2]白建武,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河南省,登封嵩峰建材有限公司,2021-12-01.
[3]任宏,基于BIM 工程建造的合同、造价及进度的空间智能分析技术.重庆市,重庆大学,201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