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消毒剂的抗性研究
王娜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引言
医院环境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医院中患者数量的增加和治疗手段的复杂化,病原菌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也日益增大。医院作为特殊的高风险环境,不仅有大量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还有各类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这些因素都为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依赖使得一些病原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进一步加大了感染控制的难度。研究医院环境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抗性特征,评估常用消毒剂的效果及其抗性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消毒策略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环境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一)医院环境中的病原菌种类
医院环境中的病原菌种类繁多, 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是医院环境 存在于肠道中,但它也能在医院环境中传播并引起尿路感染、腹膜炎等疾 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皮肤及上呼吸道,它能引发从皮肤感染到 菌则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致病菌,特别在烧伤、创伤等高风险患者中较为常见。真菌如 见于医院内,尤其是在免疫力较低的患者群体中,能引发系统性真菌感染。
(二)不同区域病原菌的分布特征
医院内各区域病原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危险区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急诊科等场所,病原菌密度普遍较高,且以耐药性病原菌为主,此区域病原菌的感染源头主要源自患者伤口、体液及外部设施,频繁的人员交流与操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在走廊与洗手池等区域,尽管病原菌密度不高,尽管人员往来频繁且设备共用,继续是病原菌传播的关键地点,消毒措施不当或消毒盲区存在,这些区域因而转化为感染的高风险地带,病原菌可能借接触及空气途径传播扩散。
二、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检测
(一)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力求有效抑制病原菌的传播速度,常用消毒剂类型涵盖含氯、醇类及过氧化物类等,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及其应用范围各不相同,医疗设施中,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因卓越的杀菌效果而普遍应用,病房、厕所、手术室等区域,高效消毒的需求尤为突出。氯类消毒剂通过氧化过程破坏病原菌的蛋白质及 DNA 分子,使其活性被剥夺,手部卫生消毒,醇类消毒剂(如75%乙醇)成为首选,有效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中止细胞内代谢活动,过氧乙酸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利用活性氧释放作用破坏病原菌细胞结构,实现杀菌效果,呈现全面的杀菌效果,诸如季铵盐类与碘类消毒剂,消毒剂抉择需结合病原菌类型、环境污染程度及消毒对象特点,消毒剂种类纷呈,不同病原菌对消毒剂的耐受性存在区别,分析其耐药性显现与机制,有助于实施最恰当的消毒流程。
(二)消毒剂的抗菌机制
多种生物化学过程构成了消毒剂的抗菌机制,一般性机制涵盖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其代谢流程及破坏蛋白质与DNA,含氯消毒剂借助强氧化能力,破坏病原菌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结构层,造成细胞内物质外泄,最终使细菌生命毁灭,醇类消毒剂可渗透细胞膜壁,破坏细菌的脂质双层结构层,进一步干扰细菌细胞内部的酶系与代谢活动,引发细胞功能紊乱,终致细胞死亡。活性氧的释放源自过氧化物消毒剂,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质及 DNA 的排列,甚至可氧化细菌细胞内的核心结构,进而干扰其生长与繁殖规律,除却这些核心手段,某些消毒剂或许影响细菌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减缓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活动,病原菌各类别对消毒剂的敏感度呈现多样性,此为临床合理选择消毒剂的基础。
(三)病原菌对消毒剂的抗性表现
各类病原菌对消毒剂的抗性差异显著 氏阴性菌相对于革兰氏阳性菌, 普遍表现出更强的消毒剂耐受能力,该现象与细菌细胞壁结构及 构对多种消毒剂构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提高了它们抵御消毒剂侵 大肠杆菌对含氯消毒剂及醇类消毒剂抗性较强,消毒剂对革兰 球菌 具有 高效的破坏性能,尤其是氯类消毒剂及醇类消毒剂,数种高致病性细 (ESBL 菌株),因表面结构更迭或酶类生成,对常规消毒剂展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医院环境中消毒剂的功效大幅削弱。
(四)抗性机制分析
消毒剂对病原菌的生存繁殖构成威胁,抗性机制是其应对的核心,某些细菌分泌特定酶类成分,诸如β-内酰胺酶、过氧化物酶,此类酶分解消毒剂中的活性成分结构,减弱其杀菌效力,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合成β-内酰胺酶,引起含氯消毒剂中的活性氯成分降解,抗消毒效果抵抗力。病原菌对细胞膜结构及脂质成分进行重塑,提高了细胞膜的防御水平,阻碍消毒剂渗透,某些细菌扩大外膜脂质层,阻断了消毒剂的渗透途径,外排泵的激活是抗性机制中的一种典型机制,细菌借助外排泵主动外排消毒剂,降低细胞内消毒剂浓度水平,造成消毒剂杀菌能力的下降,细菌能够借助突变及基因重组手段获得抗性基因,抗性基因对细菌生理机能的调节机制,抵御消毒剂的侵害力,消毒剂抗性机制正逐步走向复杂,医院在病原菌消毒上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形势。
医院环境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抗性问题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加剧,医院必须采取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消毒策略,以提高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未来,针对病原菌抗性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消毒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医院环境消毒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陶春爱. 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消毒剂抗性研究进展及其消毒隔离防控[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03):151-155.
[2] 林伟, 刘雪玉, 陈凌晖. 医院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消毒剂抗性的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2020,11(01):136-138.
[3]刘燕瑜,周树丽,崔璨,等.一种新型纳米消毒剂对耐碳青霉烯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评价[J].北京医学,2019,41(01):52-54.
[4]罗君,赵苏瑛,李丹,等.耐消毒剂基因在医院呼吸科病房病原菌中的分布及其与耐药谱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8,29(12):1699-1701.
[5]王会平,张洪江,董歧,等.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2):9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