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院感科 + 临床护理质控小组应用于院感质量督查的价值探讨

作者

王娜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因此,在现代医院管理中需要积极完善持续、高校的院感质量督查措施,以往所采用的常规院感督查主要由院感科承担,流程内容以定期巡查、汇总反馈为主,虽然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整改,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有限,在发现问题后缺乏系统追踪,进而容易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1]。而院感科+临床护理质控小组干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干预理念,其中临床护理质控小组主要根植于科室,组内成员对病区环境、操作流程及患者病情变化最为熟悉,能够在第一时间识别感染风险并实施针对性干预;院感科则发挥专业引领与资源整合作用,为质控小组提供循证依据,联合应用可更好的完善质量改进工作[2]。不过,目前关于以上两者联合应用于院感质量督查优化中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及评价,对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督查与“院感科+临床护理质控小组”联合督查的实施效果,以此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临床护理质控小组成员包含主治医师5 名、护士10 名,制定完善的感染监控体系及分级管理制度,其检查项目内容主要包含三管监测、无菌物品管理、感染预后、管理制度及手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院感质量督查:由院感科独立完成,流程为定期巡查各科室,重点查护理人员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基础项目。

观察组:开展院感科+临床护理质控小组。①督查实施: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工作来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督查内容及行为规范,由经培训过的督查成员来定期对院感内容进行督查,记录各个护理人员的基础信息,由督查人员对科室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来进行检查,同时详细记录督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处理。在检查后对所查信息及内容进行归档,定期将检查结果公开并对过程中所频繁存在的问题及新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其中存在的感染因素,将其作为下次重点检查内容,以此不断优化及完善防控流程[3];②培训指导:定期对小组成员开展同意培训工作,从而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流程,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消毒隔离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同时协助院感科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控知识的培训,将督查结果及工作质量纳入至绩效考核中,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③持续改进:针对意见不同的防控内容进行协商并共同探讨处理方案,根据行业标准及文献知识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及针对性,小组成员需要将所发现的重点问题进行整理,并分发至不同科室,结合所探讨的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及改良,督查小组成员应当增强管控追踪强度,确保防控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改进[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院感防控措施错误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 处理计数 (xz) 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院感防控措施错误发生率

观察组院感防控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院感防控措施错误发生率[n(%)]

3 讨论

医院感染主要包含住院期感染及潜伏期感染两个方面,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疾病水平,还可能导致败血症、酸中毒等 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针对医院感染管理 过程中,由于医疗器械流动频繁,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充分的无菌 境不合理等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还会增加 组协同督查作为一种新型干预理念,其能够将院感科循证标准与护理团队一线经验相结合,进而持续改进防控水平[5]。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防控错误发生率更低,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在实际应用中,院感科与临床护理质控小组的联合督查能够使得“外部检查”转化为“内部自治”,进而实现风险识别、问题整改、效果验证的流程化干预。首先,质控小组成员常驻病区,对护理班次交替、器械周转高峰、患者病情突变等关键时点保持实时感知,能够把原本每周一次的集中巡查拆解为每日数次、每次几分钟的碎片化核查,从而有效缩短隐患暴露时间。其次,小组成员来自同一科室,熟悉相应操作习惯与病区物理布局,所拟定的整改措施既贴合实际又易于落地,能够有效避免院感科单向指令带来的执行不当。同时,联合模式能够把督查数据直接与个人绩效、季度评优、岗位竞聘挂钩,形成即时奖惩,以此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重视水平。最后,质控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质量监控复盘会议,采用本科室真实案例编制情景微课,以此完成一轮再培训,知识更新频率远超传统集中授课,从而确保新理念在最短时间覆盖全体护士,确保医院防控质量的不断提升。

综上,采用联合防控干预模式,能够切实提高院感质量防控水平,确保院感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参考文献:

[1] 崔艳, 邵萍, 周洋. 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防控效果分析[J]. 现代养生,2022,22(22):1978-1980.

[2] 王美娟, 王荣欣.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的护理风险与应对方法研究[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11-13.

[3] 杨静, 季文翔, 黄伊, 等.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现代养生,2022,22(17):1470-1472.

[4] 李森, 赵亚, 张迎辉. 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对护理质量和院内感染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18,15(11):1915-1917.

[5]牛淑利,李新楼,潘春江,等.某三甲医院 2021 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22):3487-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