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样化情境创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李宁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第二中学 236600
引言
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模式常显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多样化情境创设能将抽象数学知识融入生动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故开展此研究。
多样化情境创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意义
在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教学中开展多样化情境创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具有多方面深远意义。高中数学必修一包含集合、函数等抽象概念,传统教学方式易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多样化情境创设能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如通过生活购物情境阐释函数应用,以校园社团活动说明集合关系,让数学与现实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投身课堂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本质,不同情境从多角度呈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在解决多样化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运用分析、综合、创新等多种思维方法,能有效培养多元思维能力。多样化情境创设契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情境中学习成长,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多样化情境创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2.1 情境素材筛选整合难度大
高中数学必修一涵盖集合、函数等抽象且逻辑性强的内容,要创设贴合知识且具吸引力的多样化情境并非易事。寻找合适的情境素材时,需兼顾知识关联性与学生兴趣点。部分生活实例虽贴近学生日常,但与数学知识的衔接不够紧密,难以精准呈现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
2.2 教师情境创设能力参差不齐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情境创设的关键实施者,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情境创设的质量与效果。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习惯于直接讲授知识,对多样化情境创设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不足,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性。在面对新的教学要求时,难以迅速转变教学思维,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情境。一些教师虽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但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在跨学科知识运用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将数学与其他领域知识巧妙融合,创设出综合性、启发性的情境。此外,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情境内容和引导方式。
2.3 学生个体差异影响情境适配性
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对多样化情境创设的适配性提出了挑战。不同学生对情境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方式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可能对生活实例情境兴趣浓厚,能够迅速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趣味故事或游戏竞赛情境,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数学。在函数概念教学中,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简单的图形情境就能帮助他们理解函数的本质;但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结合更多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建立函数的概念。若教师创设的情境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部分学生可能会因情境不感兴趣或难以理解而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法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 多样化情境创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提升策略
3.1 深度挖掘教材与生活,精准匹配情境素材
高中数学必修一涵盖集合、函数等核心内容,其知识体系严谨且抽象。为优化多样化情境创设,需深度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以及知识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情境线索,教师可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例如在讲解函数单调性时,教材中可能涉及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表,教师可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间段气温变化的快慢与函数单调性的关联,将静态的图表转化为动态的思考过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日常经历中寻找情境素材。如在集合教学中,以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分组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集合的元素与分类。通过深度剖析教材,精准提炼其中关键知识点,再巧妙结合生活实际场景,如购物消费、运动轨迹等,将抽象数学概念融入其中。情境创设贴合教学与现实,学生能在熟悉情境里轻松理解知识,降低畏难情绪,踊跃参与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3.2 强化教师培训交流,提升情境创设能力
教师作为多样化情境创设的实施者,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前,部分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存在理念滞后、方法单一等问题。强化教师培训交流至关重要。学校可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分享情境创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情境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校内或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活动,让教师们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共同分析情境创设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交流,教师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和技巧,拓宽教学思路。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情境创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逐步提升自身的情境创设能力,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3.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定制多元情境方案
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要求在多样化情境创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情境,如探讨函数模型在实际科研问题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欲望;而对于形象思维较为突出的学生,则更多地运用生活实例情境和图形情境,帮助他们直观理解数学知识。在函数概念教学中,对于理解能力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复杂的函数案例,让他们分析函数的性质和特点;对于理解稍慢的学生,则通过简单的实际例子,如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关系,逐步引导他们建立函数概念。通过定制多元情境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样化情境创设为高中数学课堂注入活力,提升了教学效率。未来,教师需持续探索创新,优化情境创设,让数学课堂更高效,助力学生更好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燕霞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D]. 湖南理工学院 ,2025.
[2] 马亚峰 . 以多样化情境创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 理科爱好者 ,2025,(03):19-21.
[3] 农雅婷 .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7):26-28.
[4] 张泽文 . 核心素养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延安大学 ,2024.
[5] 孙培勇 . 融入生涯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