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绿色转型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

李敏 张家希 任一铭

河北美术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体育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优质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等优势元素,具备极强的体育文化旅游潜力。乡村地区是该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色转型发展新思路来指导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对区域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俗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与乡村特色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以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文化特色合理开发、旅游产品与形式进一步丰富的目标,最终引领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绿色转型设计。

一、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面临现实难题

(一)设计欠妥与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丰富的自然景观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沿线乡村的最突出资源优势,无论是广袤的草原、绵延的山脉,还是清澈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都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绿色资源。比如,张家口的草原天路与坝上草原依偎共生,沿着草原天路,游客可观赏到壮丽无垠的草原风光和星光璀璨的夜景,这些自然资源是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灵魂以及吸引游客到访参观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生态本色的基础。然而,在推进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绿色转型设计的形势下,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亦或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导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沿线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游客数量过多增加了垃圾处理负担、对资源消耗过度等问题,从而导致生态自然景观的原生状态受损。与此同时,草原地区存在过度荒漠、土地沙化风险,山区旅游设施建设欠缺合理性等,均会影响草原生态景观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服务功能的发挥,而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增加更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造成了极大阻碍。

(二)文化景观融合不足导致文化景观缺乏延续性

悠久的长城文化、张库大道商贸文化、蔚县剪纸艺术、打树花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样式,以及依托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所衍生出的现代化体育文化产物与产品等,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灵魂,更是特色文化景观设计与打造的重要素材来源。然而,从实践层面来讲,现阶段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设计与开发并未对沿线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融合,或者存在浅层融合与单一表达的问题,如部分乡村通过民俗展示馆来展示特有的民俗活动形式、道具和场景图片等内容,但并未触及民俗文化活动的深层底蕴与独特魅力。在体育文化旅游路线的规划上,文化景点之间的连接并不流畅,游客的文化体验相对有限和薄弱。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部分乡村特有民俗文化与记忆的失传问题,进而影响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延续性。

(三)多种旅游生态融合不足导致旅游产业链缺失

体育文化旅游生态链的完整、健全是实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充分整合地域特有的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就成为达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环节。然而,就当前乡村体育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情况来看,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仍然依赖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农事体验,缺乏对现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创新利用。比如,张家口地区的崇礼区是北京冬奥会的主要协办城市之一,围绕该地区进行乡村体育生态文化旅游的建设与开发,就不能仅仅提供观光服务、滑雪服务以及少量的农事体验活动,而应当进一步挖掘城市的体育资源与文化教育优势,综合开展休闲度假、奥运足迹体验、农家活动体验等旅游产品服务,通过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乡村体育文化旅游服务来彰显乡村特有优势与独特魅力。因此,积极突进乡村体育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绿色转型,必须为多种旅游生态进行深度、创新融合搭建必要桥梁。

(四)旅游设施与乡村生态失调导致生态格局失衡

随着京张高铁的开通以及乡村公路升级改造的完成,城乡之间的物理距离进一步缩短,乡村体育文化生态旅游的便捷性、体验感大大提高,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切实满足了旅游消费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但从生态景观设计层面来讲,普遍暴露出两大问题,一方面,部分乡村景观为了提升景观观赏价值和现代时尚感,过度模仿城市景观,既无法充分开发乡村生态体育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自然、文化、资源等优势,又可能出现四不像的尴尬景象,从而出现城乡景观设计的同质化以及乡村旅游景观城市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旅游基础设施景观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部分体育文化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等)建造风格过于现代,与乡村淳朴的民风、古朴的建筑风格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从而使乡村体育文化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遭到了破坏,进一步影响了乡村的生态格局。

二、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绿色转型设计策略

(一)修复保护和生态再建协同,打造绿色生态景观

以绿色转型为设计原则和落脚点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设计创新,最主要的途径和目标就在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现阶段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开发过程引发的生态问题,并积极将绿色能源和技术应用于景观开发与设计当中,以实现绿色生态景观的打造,以及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与多重效益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具体来讲,就是要协同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以及生态景观的绿色再建,双管齐下来打造绿色可持续化的生态景观,真正发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相关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最大价值。

一方面,针对乡村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可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措施来重构乡村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举例来讲,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产业,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以及多重价值的实现具有关键的基础性作用。以农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前提、遵循绿色转型升级的核心理念,可以以基本农田为基础来打造合规的文旅场景。比如,采用架空方木结构搭建生态观光走廊,这样既可以保护农田土壤不被破坏,又能够保障游客乡村生态旅游以及农事活动体验的安全性;围绕河流湖泊来开展生态旅游开发时,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保护乡村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野生动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独有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自然优势来进行绿色生态景观的创新设计,通过农田景观、果园景观、花海景观等生态农业景观的设计,来打造独具个性和魅力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比如,张家口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以山区为主,针对这一地貌优势,可建设梯田景观,并将不同季节的农作物、花木等种植在梯田景观上,如杨树,柳树,槐树等乡土乔木以及萱草、马蔺等乡土花卉,以打造四季明媚的田园风光,增强绿色生态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同时,根据不同季节的特征来综合搭配应季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护和修复被破坏的土壤资源,从而实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创并举,打造绿色文化景观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八达岭长城周边乡村所蕴含的长城文化内涵,还是周边乡村特有的民俗节庆活动,均是特定地域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并沉淀下来的智慧成果,更成为现阶段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独特优势与灵感来源。因此,以绿色转型升级为根本导向来设计全新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仍然需要兼顾乡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文创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在旅游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艺术价值。具体来讲,绿色文化景观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重视保护与展示乡村特有历史文化。乡村聚落是乡村生活的核心,也是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色转型升级为方向和目标来进行景观设计新思路的探索,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重点保护与展示乡村聚落特有的历史文化,确保村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不被打扰,同时通过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展示,来丰富村民以及外地游客的情感体验。比如,通过深入挖掘和平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在生态景观设计绿色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可以建设特色文化广场来定期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通过舞龙舞狮、二人台表演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展示与表演,打造了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景观。另外,还可以在保护乡村原有民居的前提下,以当地民俗生活为素材来源来绘制外墙壁画,以此来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增强乡村旅游文化感染力;

另一方面,创造性的应用文化景观符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绿色升级转型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键。为此,需要对乡村文化中的特色符号进行精准提炼,并与现代化的形式、元素、内涵等进行有机融合,以生成兼具传统性与现代化的文化景观新符号,既能够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又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旅游环境。比如,京张地区拥有张家口窑洞、北京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形式,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已经逐渐演变成地域的特色名片。基于绿色转型升级的目标原则,在创新设计乡村旅游生态景观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取典型建筑中的传统元素,如坡屋顶、雕花门窗、砖石结构等,而后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进行有机融合,这样就可以打造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中兼容现代室内装修风格与基础设施的新建筑,既保证了游客住宿的舒适性,又促进了传统文化景观的创新、绿色设计与发展。

另外,借助数字智能技术优势来进行生态景观的绿色设计,可以开展非遗文化 AI 体验项目,融合光影技术来进行非遗文化艺术品的动态展示,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仿真体验非遗文化的创作过程、观察非遗艺术品的细节美。这样,就可以打造绿色环保的智能文化景观,带给游客更沉浸、更深刻的观光体验。

(三)多种业态与资源深度融合,打造绿色综合景观

绿色综合景观的设计是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绿色升级转型的重要环节,作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应当体现文化、体育与乡村特色等多重属性,这就需要进行多种资源形态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的充分开发,同时提高乡村生态绿色旅游景观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与号召力。

一方面,推进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体育与文化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两大核心部分,以体育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前提来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绿色升级转型,既是旅游带发展的必然要求,又符合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农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与开发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度融合农业与旅游资源来进行绿色生态农事活动与农业生活体验等项目开发,将大大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体验感,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开发与设计的绿色可持续。

比如,张家口市的崇礼区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要区域,是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要场所,更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协办城市,相较于其他地区与乡村,崇礼区具有得天独道的体育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崇礼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进行绿色设计,可以在崇礼滑雪场周边建设体育旅游小镇,除了在住宿、饮食、出行等基础设施上提供保障外,还可以在体育旅游小镇内设置体育主题雕塑、运动健身设施等,以营造浓厚的体育旅游氛围。同时,依托崇礼区的滑雪体育产业,周边的和平村进行了民宿和农家乐生态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平时向外地游客开放冬季滑雪体验、夏季山地徒步及蔬菜水果农产品种植和采摘活动等旅游项目,实现了体育、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实现了绿色生态景观的创新设计。

(四)生态理念与基础设施关联,打造绿色基建景观

将生态理念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节能、健康,环保基础设施与景观的建设,能够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绿色转型,同时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游客的生态环保认知。

比如,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元素之一就是设施小品,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创新设计思路融入到设施小品的设计与制作当中,既能够提升景观的趣味性、文化性,又充分体现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具体来讲,可以将木头堆砌成景观墙,作为场地的独特标识,这样既实现了绿色环保,又彰显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个性化和设计感;也可以利用红砖来打造乡村景观墙,并将瓷器、瓦罐等物品或其碎片,以及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石头等嵌入墙面,就可以作为一种乡村风情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整体上来讲,无论是借用乡村特有文化资源与自然媒材的景观墙设计,还是通过废旧物品可回收利用来打造的音乐长椅、太阳能互动灯等设施小品,均体现了生态与环保理念在绿色基础设施景观设计与呈现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互动性,能够使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乡村文化和资源魅力。

总之,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保护乡村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同时积极探索深度融合京张地域体育特色与传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的科学方法。因此,针对现阶段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潜在的生态破坏风险、文化融合不足、景观协调性较弱以及设计缺乏创新等现实难题,推进绿色转型的进程要重视汲取优秀经验、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以确保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