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的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与管理思路分析
陈泳
肇庆市创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四会市 526200
引言
输电线路架设施工常面临复杂的地理环境,增加了施工难度与风险。同时,施工过程涉及众多技术环节和大量施工人员,管理协调难度大,若施工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线路故障频发,影响电力供应,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深入分析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与管理思路,对提升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保障电力可靠传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施工前准备阶段
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现场勘察,明确线路路径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标注需避让的障碍物。基于勘察结果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杆塔选型、基础类型、导线型号,同时制定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的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材料采购需符合设计要求,杆塔需提供材质证明、导线需检测直流电阻、抗拉强度、绝缘子需检测绝缘电阻,所有材料进场前需经第三方检测合格。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涵盖高空作业防护、带电作业规范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工艺要点,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召开技术交底会,向施工班组明确设计要求、质量标准、风险点及应对措施,确保全员掌握施工要求。
2 电力工程建设的输电线路架设施工技术
2.1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架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杆塔的稳定性。常见的基础类型有混凝土基础、岩石基础和装配式基础。
混凝土基础是最常用的基础类型,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其施工流程包括基坑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开挖深度和坡度,确保基坑边坡稳定。钢筋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钢筋的间距、数量和锚固长度符合标准。模板安装要牢固,尺寸准确,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变形等问题。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振捣密实,保证基础的强度和整体性。
岩石基础适用于岩石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施工时,根据岩石的特性和设计要求,采用爆破、钻孔等方法进行基坑开挖。然后,在基坑内安装锚杆或地脚螺栓,浇筑混凝土,形成岩石基础。岩石基础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
装配式基础是将预制好的基础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基础类型具有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量小、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基础构件的尺寸准确,连接牢固,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2.2 杆塔组立
杆塔组立主要有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方法。
整体组立是将杆塔在地面组装完成后,利用起重机等设备将其整体吊起并安装到基础上。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度较低、重量较轻的杆塔。在整体组立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起重机的型号和站位,确保起重机的起吊能力满足要求。同时,要做好杆塔的加固和防护措施,防止在起吊过程中出现杆塔变形、损坏等问题。
分解组立是将杆塔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进行组装和起吊,然后,在高空进行连接。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度较高、重量较大的杆塔。分解组立常用的方法有起重机分解组立、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落地平臂抱杆分解组立、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立等。内悬浮外拉线抱杆适用于 750kV 及以下输电线路铁塔组立,其特点为铁塔跟开小、塔材轻的特点。落地平臂抱杆、落地摇臂抱杆适用于铁塔跟开大、外形高、横担长、塔材重的特高压线路铁塔组立。在分解组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控制好抱杆的垂直度和起吊高度,确保各部分的连接牢固可靠。
2.3 导地线架设
导地线架设包括导线展放和紧线两个主要步骤。导线展放有人力放线、 张力放线等方法。
人力放线是将导线直接在地面拖动进行展放,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容易磨损导线,适用于地形平坦、线路较短的情况。张力放线是利用张力放线设备,使导线在展放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导线与地面接触,减少导线磨损。张力放线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尤其是在山区和跨越河流、
公路等障碍物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紧线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使用专业的紧线设备,如紧线器、张力计等,准确测量和调整导线的弧垂和张力。同时,要注意观测导线的弛度变化,防止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2.4 附件安装
附件安装包括绝缘子安装、金具安装和防振装置安装等。绝缘子的作用是支撑和绝缘导线,对其安装要保证绝缘子的清洁、完好,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牢固。金具用于连接导线、绝缘子和杆塔,要根据导线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合适的金具,并按照安装要求进行安装。防振装置用于防止导线因振动而损坏,常见的防振装置有防振锤、阻尼线等,其安装位置和数量要根据线路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3 输电线路架设施工管理要点
3.1 安全管理要点
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配备专职安全员;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施工前开展风险辨识,针对高空作业、交叉跨越等高危环节,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每日开展安全巡查,重点检查施工设备、防护用品,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制定高空坠落、导线断裂应急方案等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故能快速响应、减少损失。
3.2 质量管理
将质量标准细化至各施工环节,如基础混凝土强度、杆塔垂直度、导线弧垂等,制作质量控制要点手册,发放至施工班组;施工前进行质量交底,明确 “ 合格” “ 不合格” 判定标准,避免因标准不清导致质量问题。检测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浇筑过程中见证取样制作试块,试块强度达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用全站仪检测杆塔垂直度,偏差超限时立即调整;螺栓紧固后用扭矩扳手抽查,扭矩不足时重新紧固;用张力计实时监测导线张力,避免张力过大导致导线断股;弧垂调整后复测,确保弧垂符合设计要求。实行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监理验收等“ 三级验收” 制度,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隐蔽工程验收需留存影像资料,便于追溯;工程竣工后,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移交。
3.3 进度管理
根据工程总工期,编制详细进度计划,分解至月、周、日;明确各工序开工、完工时间,标注关键节点。每日记录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若出现滞后,分析原因,采取增加施工班组、调整施工时间等应对措施;每周召开进度例会,通报进度情况,协调解决阻碍进度的问题。根据进度计划配置资源,人员方面确保施工班组数量,设备方面提前调配吊车、张力机,材料方面建立供应台账,确保基础钢材、导线、绝缘子等关键材料提前到场。
结束语
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与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作人员通过对施工流程与关键技术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施工管理要点的精准把握,能够有效保障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与管理的水平,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磊.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4,(13):68-70.
[2]姜维.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J].通讯世界,2024,31(02):133-135.
[3]王斌.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策略思考[J].科技资讯,2023,21(04):32-35.
[4]马长秋. 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2,(07):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