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优化研究

作者

王学宇

身份证号码:21052219830504003X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园林景观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规模与数量不断增长。园林景观工程集艺术性、功能性与生态性于一体,不仅需要美观的设计方案,更依赖高效的施工管理与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实现设计意图,保障工程质量与效益。

一、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1 施工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是对园林景观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其核心内容涵盖项目组织、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在项目组织上,需组建专业的项目经理部,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施工有序推进;进度控制方面,通过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运用横道图、网络图等工具,实时跟踪与调整施工进度。

1.2 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对园林景观工程意义重大。它是工程质量的坚实保障,通过规范施工流程和质量检验,能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景观效果差、苗木成活率低等问题。有效控制工程成本,通过合理安排资源、减少浪费,防止成本超支。在工期方面,科学的进度管理可确保项目按时交付,避免因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1.3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意义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质量效果角度,技术优化和对传统技术进行优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工程质量,令园林景观更加长久,更加美观。例如运用微灌溉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苗木的浇水,并且提升苗木的存活率;架空砖技术的应用,也能提升雨水透水性,改善园林生态环境。从经济效益来看,技术优化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增加资源利用率。例如液压喷施技术运用,一方面能提升施工工作效率,另一方能降低人力费用和材料浪费。

二、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2.1 施工管理现状

当前在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工作中,虽然也有不少针对园林景观项目的管理模式,例如项目法人制、监理制等,但是项目建设施工管理总体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其中,项目法人制作为选择最多的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赋予工程建设投资主体,起到建设过程中的“总负责”作用,以减少运行风险和提高工程推进效率为原则,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项目施工顺利进行。部分项目法人却对景观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性了解不多,忽视实际应用,从而导致决策缺乏现实性和规范性。另外,在工程监理制中,监理人员虽然能够根据规范、标准等执行施工监理,做好施工质量把控和施工进度控制等工作,然而多数监理人员对园林专业知识缺乏了解,不能真正做到为复杂景观施工工艺的质量把控提供有效帮助。

2.2 传统施工技术

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园林景观施工中仍有其应用。园林土方施工仍然是用人工及普遍的机械设备来实施场地平整、地形挖填。在苗木选用上基本上采用传统经验的选择方式,缺少苗木质量的测试方式,一部分苗木选用失误,甚至存在先天性缺陷导致苗木生长状况不佳。园林给排水施工中,传统管道施工主要采用埋地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对场地其他植被的损伤明显,管道施工过程中如果连接部位的密封性不完善,则会造成渗漏、漏气等问题。

2.3 新技术应用情况

在园林景观工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到一定的应用,比如微灌溉技术——滴灌、微喷灌等,实现精准的控水,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且多应用于气候干旱或喜湿植物的种植地区;架空砖技术具有改善雨水渗透的效果,在实现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过程中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而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园林景观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液压喷涂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在地形塑造完毕的坡面防护、绿化种植等方面,快速将混合有一定比例的植物种子、肥料、保水剂等的材料用液压喷涂器喷射至坡体之上,并能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施工人员的成本。

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3.1 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园林景观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和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资源准备等方面。项目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条件,对规模较大、技术条件比较复杂等项目安排合适的懂园林、有较强施工管理经验且施工协调能力较强的人组成项目经理部,把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纳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监员等相关项目中,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同时组建起来高效的项目组。加强图纸会审以及设计深化。项目实施者应当与设计、监理等多部门对施工图纸共同评审,从而对地形和植被的规划、小品设计等方面是否符合实际工程需求进行审查,对图纸是否有不合理和缺少的部分等也进行查阅。设计深化主要是对施工图中的一些细节进行细化,从而切实把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落实到施工环节,使施工达到较为精准的程度。

3.2 施工过程管理

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工序施工过程加强管理。在工程质量方面,主要加强施工材料管控,包括苗木、石子、石材铺装材料等都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包括对规格型号、品质、价格等的检查工作,确保所有进场的材料都符合设计的质量要求。在施工工艺和方法方面,主要包括绿化栽植过程中对苗木修剪、栽植深度、支撑固定等;硬质景观施工中的铺装平整度、小品安装精度等。在质量检验方面,通过自检、互检、专业检验的方式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及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整改。及时对施工中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施工进度的偏差因素,通过对施工工序调整及增加资源投入等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成本管理方面的控制,必须贯穿施工的整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严格成本预算执行管控,包括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监控,以避免成本超过预算;加强施工材料管控,包括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存放及使用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

3.3 施工后期管理

做好施工后期管理工作是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的重要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管理,要依据验收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对工程的实体质量、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先进行自检,确认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进行联合验收。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养护管理工作是园林景观效果得以长期保持的关键,绿化养护要做好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的防治等养护工作,促进苗木的生长,维持良好的景观形态。

结语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优化是提升工程品质、实现综合效益的关键。通过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新技术创新应用,提升人员专业素质,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管理不规范、技术滞后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庆顺. 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优化控制[J]. 中国住宅设施,2021,(12):150-151.

[2] 王 旭 . 新 时 期 园 林 景 观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要 点 及 优 化 控 制 [J]. 现 代 园艺,2020,43(17):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