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施工技术
孙利欣
身份证号码:370728197410163479
引言
建筑行业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比重持续攀升,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这一数字仍呈上升趋势。传统施工技术因过度依赖高能耗材料与粗放式管理模式,导致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与我国 “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目标形成尖锐矛盾。
一、节能施工技术的概念与原则
1.1 节能施工技术的定义
节能施工技术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材料应用,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将节能理念贯穿于施工全流程,从施工组织设计、材料设备选型到具体施工工艺,均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建筑施工阶段的低碳化、可持续化发展。
1.2 节能施工技术的原则
节能施工技术遵循四大核心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从施工全局出发,统筹规划施工方案、材料选用、设备配置及施工流程,避免单一环节节能而导致其他环节能耗增加;经济性原则强调在满足节能目标的同时,综合考虑成本效益,优先选择性价比高、投资回收期短的技术方案,平衡节能投入与长期收益。适用性原则需结合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及项目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配技术,确保节能措施可落地、易实施。
1.3 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实施要点
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与明确实施要点。其应用价值体现在,通过降低建筑能耗,能大幅减少后期运营成本,提升建筑经济效益。采用环保节能材料与工艺,可减少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具备重要环境价值。良好的节能效果还能提升建筑舒适度,增强居住体验。在实施要点方面,需强化前期规划,根据建筑功能与地域条件,科学选择适配的节能技术与材料。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从材料进场检验到各环节施工工艺执行,均需符合规范。还要重视人员培训,确保施工团队掌握节能技术要点。
二、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分
2.1 围护结构节能施工技术
外墙是建筑与外界环境的隔离体,对围护结构节能施工的掌握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对建筑外墙的施工应注意新型保温材料的使用,例如,岩棉板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较好,是建筑外墙保温常用的保温材料,在外墙保温施工中要保证岩棉板和墙体基层牢固粘结,板缝结合严密,做好锚固件和抹面的保护,避免出现冷桥、热桥的问题;门窗的施工选用传热系数低的断桥铝合金窗和中空 Low-E 玻璃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在门窗施工中要注意门窗的密封胶条的质量和安装水平,避免门窗安装缝隙造成的空隙空气进入;屋面的施工选用倒置式的保温构造,即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之上,使防水层的使用周期得到一定的延长,并选用高效保温材料,例如选用挤塑聚苯板来增加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在进行施工中要注意控制保温层坡度,使其避免积水现象的产生。
2.2 设备与系统节能施工技术
建筑设备与系统的节能施工直接关系着其建筑后期的运行能耗状况。暖通空调系统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要合理设计好地埋管的埋置深度、间距、回路布局,确保换热效果;风管的施工要有效控制漏风率,包裹优质的保温材料,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电气与照明系统施工,推广LED 智能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联合,实现按需照明。光伏供电系统施工时,光伏板要按照当地日照状况,合理安装板面安装角度、朝向,提高发电效率。
2.3 施工过程节能管理技术
施工过程节能管理技术从组织和实施上降低施工能耗。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优化施工组织程序和平面布置,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量,合理安排机械作业,防止设备闲置,利用 BIM 技术开展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潜在的施工能源浪费问题并优化方案,在施工机械管理中优先采用节能型机械设备,经常性的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处于高效率运转状态,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施工现场进行太阳能板建设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供电,减少传统电力利用。
2.4 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细节
节能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应注意以下方面:在进场的材料质量控制中,对于节能材料的质量及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检查,使材料质量满足设计及建设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主要工艺如保温材料的粘贴、设备的安装精度等施工环节要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熟悉节能的技术要点与操作要求,加强对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掌握施工质量监督过程中的关键点,对如门窗气密性、风管漏风量检测等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动态把握,保证施工节能。做好施工记录,为今后的节能分析及能耗优化做好记录。
三、节能施工技术推广的挑战与对策
3.1 现存问题
部分节能施工技术对施工工艺和设备要求较高,如光伏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精密设备,但当前施工企业技术储备不足,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导致技术应用效果大打折扣。节能技术更新迭代快,现有技术标准和规范难以快速匹配,造成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节能施工技术前期投入成本普遍高于传统施工技术,如高性能保温材料、智能节能设备的采购费用,以及复杂施工工艺带来的人工成本增加,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节能效果的长期收益难以在短期内体现,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缺乏主动采用节能技术的经济动力。建筑行业缺乏完善的节能施工监督管理体系,部分地方政府对节能施工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节能施工标准执行不到位。
3.2 对策建议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研发适合我国国情、成本较低的节能施工技术。建立技术共享平台,加速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及时更新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节能施工提供技术支撑。政府可出台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对采用节能施工技术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推行绿色金融政策,为节能建筑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完善节能施工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将节能施工纳入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
结语
节能施工技术在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综合效益方面成效显著,是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当前推广仍面临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重挑战。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标准完善,推动节能施工技术深度应用,助力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邹兵安.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 城市建筑空间,2024,31(S2):316-317.
[2] 喻心伟.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实践[J]. 价值工程,2024,43(3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