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智能制造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
李超
身份证号码:372901198509062018
引言
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能源供应、材料生产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化工工程面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安全风险突出等诸多挑战,如人工操作导致的生产参数波动、设备故障引发的非计划停机,以及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等,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化工工程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1.1 化工工程发展现状
当前,化工工程在生产工艺、设备管理、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生产工艺上,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生产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流程繁琐,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升,且能耗和物耗偏高。设备管理方面,多数化工企业采用定期维护模式,缺乏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精准分析,设备故障预警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突发停机事故,增加维修成本和生产延误风险。在安全控制领域,虽然企业配备了基础的安全设施,但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的监测手段较为滞后,智能化预警系统普及率低,难以做到风险的早期识别与有效防控。
1.2 化工工程智能化发展需求
随着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对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理、高效化运营的需求愈发迫切。智能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与优化调度,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精准调节反应条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在管理层面,智能化系统可整合设备运行、物料流转等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精准管控。从安全角度看,智能化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利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化工园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自动触发预警,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二、机械智能制造技术概述
2.1 机械智能制造技术内涵
机械智能制造技术是融合多种前沿技术的综合性体系,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与高效化为目标。其核心要素涵盖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机器人技术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基础,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高精度的操作任务,保障生产流程的稳定运行,人工智能技术赋予生产系统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生产数据,优化生产参数与工艺流程,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物料、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起实时数据传输网络。大数据分析则对海量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机器人技术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生产灵活性与精准度。2.2 主要技术特点
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其特征是适用于化工工艺产品的复杂度。智能化程度高,能够自动完成生产系统的启动与关闭、参数自动调整以及产品自动装配等,减少人工参与程度,避免了人的因素的错误,增强生产的时效性和连贯性。数据实时计算处理能力强,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中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传送和处理,包括生产线与设备的参数信息、生产线物料状态信息以及生产成品的质量信息等,将工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到化工行业产品的智能生产中能够为工业智能制造系统的智能生产控制和故障分析提供数据。自主性与自主决策,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让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系统的自动控制程序与控制方法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自主调节。
三、机械智能制造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3.1 智能生产制造
化工行业智能生产制造中的智能机械制造主要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是生产的重要阶段,运用自动化智能控制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实时掌握反应釜中的温度、压力以及反应物的浓度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机器学习的处理,并构建相关的化学反应模型,自动化调节相关的反应参数,维持最高效的相关生产。智能生产和产品制造中的自动传送材料,能够通过相关智能运输设备及物联网相关设备,实时对化工生产材料进行生产成分的精确配比和自动传输,使得生产材料的相关作业在不产生损耗的同时,又减少了化工产品在进行生产中由于人工操作而造成的产品遗漏情况。
3.2 设备智能管理
智能化设备管控是实现化工生产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结合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生产设备安装各类传感器设备,对设备工作运行状态如振动情况、温度参数、旋转速度等信息实施实时监测,并将信息传送至设备管控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故障智能诊断技术,对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实施分析、预测,及时对故障隐患进行先期预警,如化工生产泵的轴承磨损、泵电机高温过载等,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维保,防止“硬停机”事故的发生。构建设备数字化复制模型,在模型中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实施拟真模拟,为技术人员开展设备性能调试、优化及更新升级提供科学支撑,以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确保化工生产连续稳定运行。
3.3 安全智能监控
化工工程安全生产的最后安全屏障是安全智能监控。机械智能制造技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及人工智能分析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监控。对于化学有害气体,设置高性能气体传感器,对危险区域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浓度进行测量,若含量超标,则自动启动声光报警,同时启动风机、喷雾等设施进行应急处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化工园区进行在线视频监控,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实时分析人员不当行为、设备异常状态等信息,及时生成报警消息到管理人员的终端设备。
3.4 供应链与物流智能化
在化工供应链与物流环节,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原料采购阶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智能预测原料需求,优化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化与可追溯性,保障原料质量与供应稳定性。在仓储管理方面,引入智能仓储系统,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引车)实现货物的自动存取与搬运,结合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库存状态,实现库存的精准管理,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在产品运输环节,运用智能物流调度系统,根据运输距离、货物重量、交通状况等因素,优化运输路线与车辆调配,降低物流成本。通过 GPS 定位与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货物运输状态,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时效,提升化工企业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结语
机械智能制造技术深度融入化工工程,为行业破解效率、成本与安全难题提供了创新路径。通过智能生产、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等多场景应用,显著提升化工生产效能与安全水平。随着技术迭代与行业标准完善,需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拓展应用场景边界,助力化工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艳,邬永利,吕良伟.机械智能制造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4,50(05):25-29.
[2]张华,张久江,秦恒宝.机械智能制造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5):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