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作者

焦剑 陈宣霖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也在日趋增加。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的乡村独有特色,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二者之间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发展现状,提出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希望能为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乡村旅游;融合;

引言

目前为止,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农业呈现共同发展的融合趋势,也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消费形态,其发展与乡村农业互惠共生,对于促进乡村经济提高,强化城乡结合,以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发展现状

1.1 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

目前为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越发加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较为青睐的休闲度假形式。在以往的传统乡村旅游模式下,乡村旅游主要是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独特建筑进行了解,而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农家乐等特色活动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主打项目,能够使游客深入体验乡村生活[1]。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指导下,能够促进社会形态加速转变,从而形成新的消费形态与产业结构。乡村旅游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社会流动现象,是城市与乡村碰撞产生的历史逻辑,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于城乡之间的共生、互惠关系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1.2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于旅游休闲这一娱乐模式的需求逐步增加。现如今,社会整体节奏愈发加快,为了缓解疲劳、舒缓身心,城市居民往往都会利用节假日时间参加乡村旅游体验慢节奏的乡村生活。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规模愈发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距离不远,且道路交通较为完善、全面,城市居民利用自驾的形式就能深入乡村体验乡村生活,路途的便利、乡村旅游产业的日趋成熟,也代表着乡村旅游的人流量与发展机遇更为多样。虽然乡村旅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乡村经济的提高,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乡村经济与当地的农业发展才处于最为紧密的共生关系。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2.1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城乡深入融合为抓手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以乡村的风土人情与当地农业风光、产品为基础,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整体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依赖[2]。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需要就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做出努力。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以保护当地乡村生态环境为基础,在修建建筑景点时,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视,完善废水排放、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全面的保护乡村生态,保留乡村原始风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适度开发乡村资源,让本地农户与游客从意识形态层面,加强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建设,从可持续发展层面上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另外,城乡深入融合,也是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一方面,乡村旅游具有天然的农产品与地理环境优势,能够为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提供先天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与发展理念,能够为乡村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提供全面的理念技术支持,从而构建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路径。

2.2 注重旅游淡季,打造产品消费创新模式

在旅游旺季时期,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加强游客在住宿、餐饮以及农产品等方面的附加消费水平。从乡村旅游的产业链角度来说,乡村旅游的商品产品销售,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游客可以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购买应季的水果蔬菜以及农村特色产品等,侧面带动农业发展,实现农户经济的增长。在乡村旅游淡季的时候,游客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就需要对农产品与城市消费的对接情况进行考虑。一方面,因为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每年各阶段皆有供给,所以应科学化、产业化的种植农产品。

2.3 结合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旅游产品,是保障游客旅游体验,加深旅游印象的重要手段,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也能拉拢大批量的游客进行重复旅游。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结合乡村现状丰富当地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比如,如果当地乡村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就可以将重点放在开发种植业上,比如田园种植、农产品采摘以及家庭菜园等特色活动;如果当地乡村以林业为主,可以对春游、林中种养等活动进行重视,并开发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如果乡村当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将其发展为观光型的农业旅游产地,例如打造花卉观光以及田园观光等活动;以上策略的开展,其核心都是要围绕乡村本地的农业产业特色,加强与当地养殖场、果园、田园种植等产地的合作,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融合,科学发展。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与产品的融合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实现乡村旅游景点交通设备的建设,可以将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划分到省道、国道。另外,也可以制定宣传方案。比如可以利用举办文化节等方法,通过各媒体渠道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大力宣传,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广乡村旅游产业。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乡村本土经济的双向促进,是产业、市场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农业与乡村旅游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实现乡村旅游流量增长,促进当地农业的再提高。因此,乡村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深入融合、带动旅游淡季消费、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从而促进乡村地方经济的提高,助推乡村振兴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小玲,杨似慧.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丽江市白沙镇为例[J].旅游纵览,2022(19):50-52.

[2] 四郎央吉,刘飞.乡村振兴下民族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四川甘孜藏区为例[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04):18-2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城市职业学院2022年校级人文社科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永川区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20123128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焦剑,男,蒙古族,1984年10月10日,研究生,重庆,副教授,职业教育,旅游管理。

陈宣霖,女,汉,1989.06,硕士,湖南讲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重庆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