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曹新
身份证号码:510132197505120015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灌溉、供水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水利工程档案完整记录了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是工程管理、维护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水利工程规模扩大与数量增加,档案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传统以纸质档案为主、人工管理为辅的模式,暴露出效率低、易损毁、共享难等弊端,难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的需求。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1.1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传统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依赖人工收集、整理与检索,流程繁琐且效率低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彻底革新了这一模式。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纸质档案可快速转化为电子文档,自动识别文字内容并分类存储,大幅减少人工录入时间。
1.2 增强档案管理安全性
水利工程档案涉及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核心数据,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安全防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确保档案数据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当档案信息被修改时,区块链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痕迹,并通知所有节点,有效防止恶意篡改。云计算技术支持档案数据的异地备份与容灾恢复。
1.3 促进档案资源共享与利用
由于水利工程档案分别存储在不同机构,形成档案管理的信息孤岛。影响了水利工程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现在信息技术使水利工程的档案存储器得到突破,水利工程的物联网技术将档案存储器联通,能够实时监控档案的存储状态和方便调用档案。搭建水利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
1.4 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
信息技术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手段。以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库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的档案分类标准、元数据标准和档案存储格式标准,保证来自不同途径的、不同类型的各种档案数据的一致性;通过档案数据库的自动校验技术,实现对档案数据实时检查,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完整;在录入数据过程中,如果录入不符合标准规范或者录入存在不合理性、不正确性,系统能够进行自动纠错的提示,督促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2.1 档案数字化管理
对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的第一步。利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对水利建设工程中的纸质图纸、合同、检测报告等进行扫描,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在电子档案保存上,利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和云存储方法存储水利工程档案,以保证水利工程档案存储的安全性,并根据水利工程各个阶段、档案类型的差异将档案存储在不同的网络服务器上,利用哈希算法对档案进行存储,并为档案保存一个哈希标识,从而保证档案存储信息的完整性。
2.2 档案智能化检索与利用
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档案检索与利用工作走向智能化。通过对用户的自然语言提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NLP),可以自动为用户提取出关键词语,并与档案库进行匹配,进而得到用户所提出的档案的精准搜索结果。由于机器学习技术还可以了解用户使用系统的习惯、使用频率等问题,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这些数据分析出来,找到对应的档案,并且给出搜索结果的排序,使得所查找到的档案更具有针对性,关联性更强。
2.3 档案全过程动态管理
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实现档案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在档案存放期间,通过安装温湿度、振动等传感器采集设备,实时动态采集和监控档案库房温湿度、振动等情况,如一旦达到相应标准时就会触发报警,启动通风和降温系统,并做到第一时间提醒,及时规避不利环境对档案的危害。区块链技术覆盖档案从产生的全生命周期,保护档案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记录施工日志、施工验收等情况的档案数据实时上链,并把所有数据都利用区块链技术链锁起来,生成时间戳信息,不仅使得任何用户都可以对账。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1 技术应用与融合问题
新技术繁杂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需要多种信息档案管理技术,各类技术相互之间的兼容与融合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各个信息化软件系统采用的不同的数据标准以及接口的协议,使得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管理在实施上与设计、建设等方面的其他软件管理系统之间的衔接工作比较困难。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机结合,各种新技术引入实际应用当中时,都会带来较多的工作矛盾与使用不稳定性等问题,也限制了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
3.2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
水工档案信息中记载着项目的关键要素、地理要素以及民生要素等数据,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黑客或恶意攻击者利用各种安全漏洞攻击水工档案信息存储系统,进而获取或伪造工程档案信息;云计算技术应用,涉及水利工程跨国合作的过程中档案数据将会产生跨国边界流转风险;水工档案信息档案体系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
3.3 劳动力和教育匮乏问题。
缺少档案管理复合型人才。现在档案管理人员都是档案管理相关专业背景的,在档案大数据分析、系统维护等方面知识欠缺;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又不懂水利行业的专业背景,不了解档案管理业务。档案培训机制不健全,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较少,内容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甚至存在单位购买了先进的档案系统后,由于缺乏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方面的培训而不能充分利用购买的档案系统设施。
3.4 资金投入与成本控制难题
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水利工程档案信息技术所需要的经费数量非常多,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前期,需要更多的资金建设基础设备,如硬件设施、软件设备和相关网络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所采用的技术迅速更新,所以花费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加和耗费。由于缺技术成本效益的评价标准,而无法核算水利工程单位使用信息技术对后期效益的影响,所以在项目资金投入上的决定也缺乏科学性,由于盲目跟风高科技,导致水利工程单位进行信息化技术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支出而使相关工程建设不考虑可行性。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带来效率提升、安全增强、资源共享等显著变革,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场景中成效斐然。但技术融合、安全风险、人才与资金等挑战仍亟待解决。需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安全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资金统筹,推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向更智能、高效、安全的方向迈进,助力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 霞 .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在 水 利 工 程 档 案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J]. 山 西 档案,2024,(11):186-188.
[2]解海军,陈丽.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3):200-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