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路径探究

作者

马岩

龙井市第四中学 133400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初中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会其内涵与价值。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养。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概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蕴含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涵盖诗词、文言文、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诗词部分收录了唐宋诗词大家的经典之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与审美情趣;文言文则选取了《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的篇章,传递着古人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教材中还涉及传统节日、传统建筑等文化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这些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为项目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素材空间。

二、项目化学习引入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项目化学习以项目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具体任务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培养综合素养

项目化学习强调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需要运用语文、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锻炼信息收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综合素养,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三)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创作传统文化主题作品等,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路径

(一)项目设计

在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里,项目设计至关重要。首先是确定项目主题,需紧密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充分考虑学生兴趣与认知水平。像“探寻古代诗词中的四季之美”这一主题,能引导学生聚焦教材里不同季节的诗词,体悟古人对自然的精妙观察与独特情感;“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密码”主题则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的特征与蕴含的文化寓意。接着是制定项目目标,目标要清晰、具体且可衡量,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着手。以“探寻古代诗词中的四季之美”项目为例,知识目标设定为让学生知晓不同季节诗词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技能目标为使学生掌握诗词赏析方法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情感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感受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最后是规划项目任务,要把项目目标细化为一系列具体且有层次、具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1]。如“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密码”项目,任务可涵盖收集传统建筑图片与相关资料、分析建筑的结构与风格特点、挖掘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文化故事,以及动手制作传统建筑模型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进程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科学合理的安排是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组建项目小组时,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兴趣方向、特长优势以及学习能力,将学生合理划分为每组4 - 6 人的小组,力求实现小组成员优势互补。小组成立后,需清晰界定各成员职责,像组长承担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小组活动有序开展;资料收集员专注于搜集与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展示员则负责将项目成果精彩呈现。在开展探究活动环节,各小组依据项目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教师要适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资源支持,例如推荐契合项目的书籍、实用的网站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大胆提出疑问,通过小组内的热烈讨论、密切合作交流等方式,共同攻克遇到的问题[2]。此外,根据项目任务需求,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以“制作传统建筑模型”任务为例,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精心挑选合适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模型制作,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深化对传统建筑的理解与认知。

(三)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项目化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化、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有机结合,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教师评价着重对学生项目完成状况、学习态度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学生自评能引导学生回顾项目学习过程,反思自身收获与不足;学生互评则搭建起学生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桥梁,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评价能力。评价内容方面,不能仅聚焦项目成果质量,如作品的艺术性与创新性,还应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像参与度、合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全面评价精准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短板,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依据[3]。评价方式上,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借助打分、评级等方式对成果量化评估,质性评价通过撰写评语、开展访谈等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体验,进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反馈与建议。

四、结论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路径,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设计、有效的项目实施与全面的项目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素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传统文化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语文素养提升的双赢目标。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的优化策略,不断完善教学路径,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吕庆艳.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初中语文古典诗歌大单元教学研究 [J]. 学周刊, 2025, (20): 41-43.

[2]阮溦. 项目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 (16): 45-47.

[3]杜姜. 谈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学语文, 2021, (36):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