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文化元素在中职美术课程中的融合与传承研究

作者

张文颜

河北省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中职美术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融合教学时,可以从多各方面设计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内容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对传统的美术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能够让学生掌握中国绘画技能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美术技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融合教学活动。

一、教材重构: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

中职美术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要为学生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探索。对于中职美术教师来说,教师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能够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一些便利。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文化库中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中职美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绘画造型基础》时,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优秀传统绘画作品,并建立在线教育资源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些传统美术作品中的造型进行鉴赏,了解作者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应用的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教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让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素养。

二、课堂创新:沉浸式文化体验

在中职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时,中职美术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合适的传统文化环境。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有兴趣。这需要中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兴趣。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做好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例如,中职美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素描》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介绍素描的技巧和手法,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掌握。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素描的手法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表现。通过为学生营造自由创作文化学习与体验氛围,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

三、师资赋能:双师型教师培养

在传统文化与中职美术融合的教学课程中,美术教师的个人教学精力是相对有限的,且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加倾向于技能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美术教师就应该加强合作和交流,通过邀请一些当地的传统文化记忆传承人,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双师型教学活动保障,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传统文化技能,从而对教育力量进行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保障。

例如,中职美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色彩基础知识》时,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贯穿于中职美术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一些扎染、刺绣等与色彩相关的非遗技能传承人到校园中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更加专业的视角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能力。同时,中职美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探索,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还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带领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让中职美术课堂成为传统文化散发光芒的重要场所。

【结束语】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在中职美术课程中的融合与传承,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实践路径,也是职业教育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要求。中职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通过将传统文化基因植入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更能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注入新生力量,从而提升中职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红霞 . 非遗文化与学科融合校本化实践研究——以庆阳非遗文化进中职美术教学课堂为例 [J]. 新课程 , 2023, (12): 58-60.

[2] 刘剑 . 挖掘传统精髓、融入现代时尚——中职美术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J]. 参花 ( 下 ), 2021, (03):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