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械系统设计与仿真
王鹤茗
210402199801070514
传统机械系统设计大多依靠物理样机反复试验,这过程常常花费不少时间,耗费较大资金,而且一开始对性能的判断就很难。近些年,虚拟样机技术迅猛发展,它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有了很大突破。这种技术把三维建模、参数化设计、多学科耦合仿真这些核心部分整合起来,在电脑环境里做到产品全生命阶段的数字验证。凭借虚拟样机平台,工程师可以高效率地开展结构改良、运动学分析、疲劳寿命预估等事情,极大地改善了设计速度和准确度。特别在开发复杂机械系统的时候,这项技术不但削减了多余的检测步骤,而且能在较早的时候找出可能存在的毛病,促使方案迅速修改完善。文章会细致探究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系统设计和仿真的应用情况,还会针对它执行路径的关键影响要素展开系统剖析。
一、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系统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一) 机械系统建模与数字化表达的实现方法
作为虚拟样机技术的关键一环,机械系统虚拟建模大多依靠三维建模软件和参数化工具来完成零部件及系统的数字化呈现。在产品设计之初,工程师就能用虚拟建模迅速形成单个组件模型,然后利用装配约束条件生成完整的机械结构体系。而与传统的串行开发模式不同,数字化样机技术依托并行工程理念,其关注点在于系统层面的产品优化目标,既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又明显削减制造成本并缩减研发时间。这种技术冲破了各个环节单独设计的限制,从整体角度把复杂系统拆解并重新组合起来,从而给自顶向下集成式设计赋予了强有力的支撑。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框架,本研究重点放在产品外观形态、功能属性以及非正常工况下的动态行为仿真上,即便是在概念设计阶段,也能快速提炼出核心性能参数,而且可以提前预估其实际应用时的表现特性及其可能的反应方式,进而给予方案改良以帮助。利用数字化建模技术,冲破了传统物理样机测试所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
(二) 运动学与动力学虚拟验证分析
机械系统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运动特性合理性和动力学性能稳定性的平衡。虚拟样机技术凭借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在设计之初就能对机械系统的运行状况展开精准评判。当处在运动学分析环节时,设计人员能够运用曲线拟合算法以及可视化手段,精准算出并表现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参数,以此来确认机构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而到了动力学分析阶段,依靠虚拟样机平台去完成关节力、惯性力和驱动力的分布计算,进而给结构强度校核和动态稳定性分析赋予数据支撑。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尽早察觉到诸如运动干涉、振动超标或者能耗异常之类的问题,而且能在未制作出实物模型之前就对设计方案加以改良完善,从而进一步优化整体效率,削减试验次数,明显提升项目的成功几率。这种依靠数字化仿真的设计方法极大地改善了机械系统开发的效率和品质。
(三) 结构优化与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支撑
虚拟样机是几何建模与运动仿真的关键工具,它既是结构优化的重要平台,又是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核心支撑体系。机械系统常常包含结构力学、动力学、控制理论以及材料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所以它能够做到跨领域的参数整合与模型统一,从而给多目标联合分析赋予基本保障。在结构优化环节,利用有限元分析手段,虚拟样机可以针对部件的强度、刚度以及模态特性展开精准评判,并向设计人员供应减重、改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加强可靠性的具体改进计划。在多学科协同设计进程里,依靠机电系统联合仿真技术来促使一体化设计并制订全局最优策略,进而让工程师冲破传统单指标评价的束缚,全面优化机械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
二、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路径
(一) 参数化建模驱动的系统仿真流程
机械系统仿真的关键点在于创建精准的参数化模型。参数化建模技术凭借动态改变几何特征和物理属性的方式,保证模型可以快速符合设计需求的变化。它包含零部件的空间布局关系,也包含材料特性、边界条件、装配约束等许多方面的信息,给之后的仿真分析给予全部的数据支撑。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往往先用参数化模型去完成结构装配,然后再慢慢加入运动副约束以及外部激励,最后形成完整的虚拟样机系统。 在完成系统建模之后,就可以利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求解器来进行仿真分析,从中提取出位移轨迹、速度分布以及载荷特性之类的有用数据。经过多轮参数优化和迭代计算,在虚拟环境中不断地完善设计方案,从而对系统的性能做出精确的预估。把参数化建模手段同系统仿真技术融合起来使用,既能够显著提高机械设计的速度,又能在很早的设计阶段就全面地考察系统的运行情况,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削减后期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二) 复杂工况下性能预测与可靠性分析研究
机械系统实际运作时会遭遇繁杂的工况环境,传统试验手段很难在开始阶段就精确预估出它的整体性能特点。虚拟样机技术依靠计算机平台创建起多工况仿真模型,通过改变边界状况和加载办法,深入探究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行为表现。尤其在极端温度、高载荷或者长时间运行等特别情况下,凭借动态仿真来评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性能验证部分,虚拟仿真可以找出潜藏的毛病、局部应力集中、部件疲劳损伤以及异常振动之类的状况,并给出改良方案。同传统的物理检测相比,虚拟仿真有着明显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优势,它可以在设计前期就迅速得到性能数据,从而帮助工程师改善设计方案。
(三) 虚拟样机的控制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现代机械系统常常要同控制单元完成深度整合,进而做到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性能目标。虚拟样机技术给机械装置和控制系统协同仿真实现了可行途径,通过在虚拟平台上嵌入控制算法以及信号处理模块,可以准确模仿控制策略在实际机械系统中的运行情况。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关联着机械运动的稳定状况,而且会对能耗水平和效率指标造成明显影响。利用虚拟样机工具,工程师可以在不做物理实验的情形下,评判各种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改良控制方案。特别在复杂工况之下,联合仿真可以深入展现机械和控制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帮助设计人员改善二者匹配程度。
三、结束语
虚拟样机技术作为现代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在系统建模、运动特性分析、结构优化以及多学科协同仿真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在早期阶段就对产品的性能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并且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虚拟环境来进行多轮次的迭代优化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研发的成本并提升设计的精确度。把虚拟样机技术应用到机械系统的规划与检验环节当中,有益于加快创新成果向实际操作中转化的速度,并实现对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精确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卢建湘。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5,31 (17):45-47.
[2] 王娜,王益轩。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1,30 (15):30-31.
[3] 王建军,张洪。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J].大众科技,2009,(03):76-7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