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背景下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研究
何利娟 郭淑敏 赵越
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文化强国”战略置于突出位置,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唐山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皮影戏、评剧、乐亭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抗震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唐山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唐山这一特定地域文化外译展开研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外译提供借鉴,拓展文化传播研究的地域范围。唐山传统文化蕴含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与表达方式,例如唐山方言中的独特词汇、民俗活动里的特定仪式等。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精准传达其文化内涵,克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是一大难题。
一、唐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梳理与价值阐释
(一)历史文化资源。唐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历史事件等。例如,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此外,唐山还有李大钊故居等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唐山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二)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唐山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天独厚。 唐山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流派之一,唐山皮影戏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而闻名,是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评剧:评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唐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以贴近生活、语言通俗、唱腔优美动听而深受观众喜爱,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乐亭大鼓:乐亭大鼓是中国北方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起源于唐山乐亭县。它以其独特的唱腔、娴熟的表演和丰富的内容而著称,表演形式多为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这些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唐山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唐山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红色文化资源。唐山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以抗震精神为核心。1976 年,唐山发生特大地震,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唐山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废墟上重建了新的城市,形成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抗震精神。抗震精神不仅是唐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此外,唐山还有一些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如唐山抗震纪念馆等,记录了唐山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
二、文化强国背景下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需求
(一)外译的时代需求。文化强国战略要求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唐山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译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唐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唐山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通过外译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唐山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同时,文化外译也有助于加强唐山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二)外译的目标受众。国际游客这是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主要受众之一。他们对唐山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具有浓厚的兴趣,外译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如旅游景点介绍、民俗活动说明等,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唐山文化。
(三)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外译的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如建立多语种的唐山文化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发布唐山优秀传统文化的外译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此外,还可以利用在线翻译平台、文化类APP 等扩大传播范围。同时,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展览展示、旅游服务等进行传播。例如,在国内外举办唐山传统文化展览、演出活动;在唐山的旅游景点、酒店、餐厅等场所提供外译的宣传资料和服务;与国外的文化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文化交流项目。
三、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策略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在运用语言翻译及文化转换策略的同时,应注重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以及传播效果的优化。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唐山方言、民俗术语等,可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保留其文化特色,让目标受众了解唐山文化的独特性。例如,将“皮影戏”翻译为“shadow play”,并在注释中简要介绍其艺术特点。对于一些难以直接传达文化内涵的内容,则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文化负载词是指承载特定文化信息的词汇,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文化内涵的传递。对于唐山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如“抗震精神”“评剧”等,应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如“抗震精神”翻译为“Kangzhen Spirit (the spirit of fighting againstearthquakes with perseverance)”;也可以通过解释性翻译,详细说明其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应传递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将其精准地传达给目标受众。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和价值观念,翻译时需充分考量目标文化的特点,确保译文能为目标受众接受和理解。例如,介绍唐山的民俗活动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避免使用可能引发文化冲突的表述。应根据目标受众调整传播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可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开展互动活动,鼓励受众留言、评论和分享,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结语
唐山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红色文化等多个领域,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外译潜力。外译工作有明确的需求与定位,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外译实践的范围,对评剧、乐亭大鼓等更多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外译。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外译工作的发展。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有望提升唐山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司显柱.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回顾与前瞻[J].当代外语研究,2021(4):103-112,129.
[2]黄友义.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 对外传播与翻译实践文集[C].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2
基金项目:2025 年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25112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