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探

作者

章美珍

兰溪市游埠中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的需求 [1]。探究式学习作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性体验与能力培养”的理念高度契合。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理论基础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或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其核心特征体现为问题导向性,即以具体的数学问题驱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过程性,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而非仅关注最终的答案;自主性,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探究路径、自主调控学习节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支撑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支撑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非通过教师传授直接获得,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这与探究式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理念高度契合;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则认为,学生应通过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获取知识,而非被动接受,这一理论进一步强化了探究式学习中“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核心目标,为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构建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设计

基于新课程标准构建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人教 A 版教材知识点精准定位与设计教学目标,避免目标过于笼统或偏离探究本质。例如在人教 A 版必修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教学中,不能仅将目标设定为“掌握基本不等式 的形式与应用”,而应结合新课标对“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准设计分层探究目标:基础目标为通过观察教材中“赵爽弦图”的面积关系,自主推导基本不等式,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进阶目标为结合教材例题,探究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如“已知 的最小值”)中的适用条件,提升数学运算素养;拓展目标为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基本不等式建立数学模型,强化数学建模意识。这样的目标设计既紧扣教材内容,又通过分层探究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契合新课标“立足学生认知规律,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与整合

人教 A 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丰富,构建探究式学习模式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与整合,突出探究性、关联性与实用性 [3]。以必修第二册“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为例,教材先介绍向量的线性运算,再引入基本定理,单纯按教材顺序教学易导致探究碎片化。可筛选整合教材内容:先回顾教材中“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实例(如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为探究基础;再整合教材习题中“用两个不共线向量表示其他向量”的典型题目(如“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用 ”),设计递进式探究任务;最后补充教材“阅读与思考”中“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历史背景”,拓展探究维度。通过这样的筛选与整合,既保留教材核心知识点,又将分散的内容串联成完整的探究链条,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质,同时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符合新课标“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建议。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组合与运用

基于新课标构建探究式学习模式,需结合人教 A 版教材内容特点,将多种教学方法多元组合,避免单一方法导致探究效率低下。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4 圆的方程”教学为例,可组合运用“情境创设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与“多媒体辅助法”:首先用“情境创设法”,展示教材中“考古学家如何根据遗址中圆形残片确定原圆的方程”的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接着用“问题驱动法”,围绕教材核心知识点设计探究问题链——“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圆的位置?”“圆上任意一点满足什么代数关系?”“如何根据圆心与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自主推导;随后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例题(如“求以点 (1,2) 为圆心,半径为 3 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 (2,3) 是否在圆上”,探究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技巧,解决小组内成员的疑惑。这种多元教学方法的组合,既适配教材内容的探究需求,又能兼顾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有效提升探究式学习的效果,落实新课标“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

总结

总体而言,该模式的构建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为解决当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中的痛点提供了有效路径。未来,可进一步结合不同学情的学生群体,深化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个性化设计,推动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助力高中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华."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创新策略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 ,2024(29):17-20.

[2] 解超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研究 [J]. 前卫 ,2024(9):0028-0030.

[3] 马宇鲲 . 基于 " 学案导学 " 模式提升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3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