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失眠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

曹敏敏 任惠

石嘴山市中医医院753000

脑梗死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死率。大部分患者在做完手术后,会有头晕、高血压、便秘等症状。以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控为主要手段的西方医学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失眠等症状。临床实践表明,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运用中医药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有助于睡眠。因此,该研究筛选 2024 年 1 月到 12 月期间在我院服用药物的脑梗死后遗症病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作出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如下。

1、数据资料与方式

1.1 临床数据

该研究筛选 2024 年 1 月到 12 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脑梗死后遗症病患者70 例,随意性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0 例,女患者15 例,年龄段48-76 岁,平均值( 61.46±2.38 )岁,病程3-50 天,包括15 个肢体瘫痪,6 个语言障碍,4 个吞咽障碍,10 个偏盲。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50-86 岁,平均( $6 3 . 7 6 \substack { + 2 . 4 1 } \$ )岁,病程 2-55 天,包括 14 个肢体瘫痪,7 个语言发育迟缓,5 个吞咽困难,9个偏盲。2 组在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 P>0.05⟩ ),有对比性。入选标准:①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的诊断依据; ② 所有患者都会有脑梗死后遗症。③ 病患者(或家庭主要成员)的同意书。

1.2 方式

对照组给予服用药物、健康教育知识和疾病监控等护理操作。

观察组给予中医药学个体治疗,主要包含针对性地干扰、耳针、经络按摩、情感护理、饮食建议等。详细的个体治疗有:(1)耳针治疗法:筛选肝热风溪,中枢神经神门为主体穴,以穴位埋线疗法埋籽。将籽敷于以上几个俞穴上,随后用指压按摩、激发耳穴疗法。借助经络,还可以治疗各种并发症。(2)针对性干涉:头晕心慌者,加止晕膏(太阳、曲池、涌泉)治疗:(头昏眼花、旋晕):天麻 50g ,木香 20g ,秦艽 50g ,川牛藤 50g ,钩藤 50g ,石决明 100g ,桑寄生 100g 。对于高血压的人,可以通过针刺降压沟来达到降压的效果。对于便秘的患者,可以使用通腑散进行治疗。处方:枳实 20g ,姜厚朴 20g ,生大黄 20g ,玄明粉 20g ,选穴:直肠腧,神阙,中脘,天枢。(3)经络按摩与康复锻炼,要有针对性地给患者躯干深入开展经络按摩、最核心的康复锻炼,在病患者四肢的基础性内分泌系统生理特征前提下,支承以确保患者相关联的生理效应可以快速、相对稳定的恢复到正常状态。(4)饮食建议:对于其脑梗死后遗症病患者深入开展临床资料处置干预的时,要让病人多吃一些营养搭配、类形有营养的食物,并且在制定出饮食表时,需要考虑糖原类、蛋白、脂质、无机物等功能性有机物成分在数目组合搭配等方面的效率性。辅助并确保病患者能够得到稳固、全面的营养补充。(5)心情养护: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良好的照顾。一旦发现症状减轻,就应该马上和患者一起分享这种快乐,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加速患者的恢复。(6)中医针灸疗法,深度融合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表现特性,拟定并利用适宜的中药组方开展中药贴敷疗法干涉,以满足确保病患能够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1.3 诊断指标

对照2 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2 组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品质。

1.4 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SPSS 22.0 软件对数据信息展开分析妥善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偏差)表示,以t 检查;计量资料以 (n,% )表示,对比2 组之间的对比, P<0.05 为显著差异。

2、结论

2.1 对照2 组临床诊疗实际效果

观察组临床诊疗实效性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化符合统计意义 (P<0.05) ,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n (%)]

2.2 比效2 组病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和生活品质

观察组病患者护理总满意程度和生活品质评估都会高过对照组,差异化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 ,如下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具有种类繁多、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等特点。传统的护理措施主要是对疾病的监测和药物治疗。虽然可以防止手术后的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但是很难取得明显的疗效。

在我国中医学中,脑梗死属于“ 中风” 一类,又称作脑卒中。而日常生活不合理、饮食不当、情志失调、气血不和、气虚血瘀都是导致头昏眼花等并发症的主要病因,故而更加需要通过以上方面着手,对患者进行个体治疗,才能让其尽早恢复。耳穴贴压是耳廓表皮和人体的经络器管互通的位置,用籽推揉能够刺激相对应位置,进而达到调节脏腑的效果。对因饮食搭配耽误造成后遗症,通过合理饮食调理,可以让病人的营养饮食获取明显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对于因情感性障碍而引起的后遗症,应加强情绪护理,以矫正其消极情绪。综合运用以上中医护理措施,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性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备统计意义 (P<0.05) ,观察组病患护理总满意程度生活质量评定都需要高过对照组,差异性具备统计意义 (P<0.05) 。这说明,中医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护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除基础护理外,还可以选用耳穴贴压埋籽、按摩、心理情绪护理等中医护理对策,对脑梗死后遗症进行护理,持续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幸利.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西藏医药,2021(06)

[2]陈婵华.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06)

[3]张明珍;马晶;申雅菁;李春月.急性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3(03)

[4]万小微;熊晶;丁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22)

[5]陈小花;万云.中医护理路径干预对急诊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