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黄雅馨

中电建宁夏工程有限公司 750001

一、引言

基层干部队伍作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基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层治理任务的日益繁重,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基层工作的高效开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失衡:当前,许多基层干部队伍存在年龄断层现象,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特征。一方面,部分基层单位中老年干部占比较高,他们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在接受新事物、运用新技术方面相对滞后,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基层工作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年轻干部补充不足,即使有年轻干部进入基层队伍,也存在流失率较高的情况。

专业结构不匹配:基层工作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需要干部具备多元化的专业知识。但现实中,基层干部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干部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匹配,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例如,在基层乡村振兴工作中,需要具备农业技术、经济管理、规划设计等专业知识的干部,但实际从事该项工作的干部大多专业不对口,影响了工作的推进效果。

(二)能力素质待提升

业务能力不足:随着基层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工作标准的日益提高,对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部分基层干部业务知识更新不及时,对相关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掌握不熟练,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工作失误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创新能力欠缺: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形势和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时,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群众工作能力薄弱:基层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群众,良好的群众工作能力是基层干部必备的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干部缺乏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不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处理群众问题时方式简单粗暴,容易引发群众不满和矛盾。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

薪酬待遇缺乏吸引力: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但基层干部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与城市机关单位或企业相比,基层干部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缺乏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此外,基层干部的工资增长机制不健全,工资调整幅度较小、频率较低,导致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受挫。

晋升渠道狭窄:基层干部队伍庞大,但晋升岗位有限,晋升渠道相对狭窄。许多基层干部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多年,缺乏晋升机会,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这种情况容易使基层干部产生职业倦怠感,降低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精神激励不足:除了物质激励和晋升激励外,精神激励也是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基层单位对干部的精神激励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表彰奖励机制和荣誉授予制度。即使干部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也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和表彰,导致干部的成就感和荣誉感缺失。

(四)管理监督不到位

考核评价不科学:目前,基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往往过于注重工作业绩,而忽视了干部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评价。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年终考核为主,缺乏日常考核和动态跟踪,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工作表现。此外,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与干部的薪酬调整、晋升发展等挂钩不紧密,无法有效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监督机制不健全:基层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对干部的日常工作行为和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方面,内部监督力量薄弱,纪检监察部门在基层单位的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对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另一方面,外部监督渠道不畅,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难以有效参与到基层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中,导致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培训体系不完善: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存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单一等问题。培训内容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讲解,与基层实际工作需求结合不紧密,难以解决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队伍结构

合理调整年龄结构:制定科学的干部招录和培养计划,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引进力度。通过公开招聘、选调生选拔等方式,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年轻人才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同时,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此外,鼓励中老年干部发挥经验优势,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帮助年轻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实现新老干部的合理搭配和有序衔接。

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基层工作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在干部招录过程中,优先录用具备基层工作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如农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同时,加强对现有干部的专业培训和岗位调整,鼓励干部通过在职学习、进修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使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更加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

(二)强化能力培训

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业务培训计划。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课程,重点讲解基层工作中涉及的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操作技能等内容。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让干部在不同岗位上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业务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提出创新性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定期组织创新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干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激发干部的创新灵感。此外,加强对干部的创新思维培训,通过开展创新方法培训课程、组织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干部掌握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鼓励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干部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四、结论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稳定。针对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队伍结构不合理、能力素质待提升、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从优化队伍结构、强化能力培训、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为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宏.基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22(05):56-58.

[2]刘悦.提升基层干部专业素养的路径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3(03):70-72.

[3]王强.基层干部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21(07):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