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型 LNG 接收站 LNG 船舶接卸安全管理
王东阳
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河北 唐山 063200
0 前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和高效方向加快转型,天然气作为绿色低碳能源的代表,正日益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化天然气因其便于长距离储运和调配,已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的主要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 LNG 进口量持续增长,大型 LNG 接收站建设不断提速,承担着保障能源供应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LNG 接收站作为连接国际LNG 供应与国内天然气消费的关键枢纽,其运行安全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而在接收站运营过程中,LNG 船舶接卸环节是作业链条中最为关键且风险集中的部分,受海况和人员操作水平等多因素影响,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和冷烧伤等严重事故。针对该问题,本次研究将对大型 LNG 接收站 LNG 船舶接卸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为提升接收站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1 LNG 船舶接卸安全管理关键点
(1)船岸兼容审查
船岸兼容审查方面,LNG 接收站必须在船舶抵达前进行全面的船岸兼容性评估,包括对接头规格以及应急响应能力的详细审查。标准化的船岸接口检查表是确保各项技术参数匹配的重要工具,LNG 船舶的尺寸以及储罐防护设计必须与接收站的技术参数完全兼容,任何不兼容点都必须在船舶抵达前得到解决或制定替代措施[2]。
(2)抵港前信息传递
抵港前信息传递环节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LNG 船舶应在抵港前需要向接收站提交详细的预抵港通知,包括船舶技术参数以及任何特殊操作要求。接收站方面则需提供最新的泊位信息以及本地安全要求。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可有效降低沟通障碍,确保各方对接卸操作有统一的理解和准备,实时的信息更新机制尤为重要,任何计划变更或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报所有相关方。
(3)气象水文影响
气象水文影响是 LNG 船舶接卸中不可忽视的外部风险因素,LNG 接卸操作对风力和潮汐等气象水文条件有严格限制,接收站必须配备精确的气象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并预测局部气象条件。关键的安全阈值必须预先确定并严格执行,超出安全阈值时必须暂停或终止操作,应制定详细的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包括撤离策略以及货物保护措施[3]。
2 LNG 船舶接卸安全管理措施
(1)船舶信息审核
船舶信息审核是 LNG 接卸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接收站必须建立严格的船舶资质审核制度,确保所有计划靠泊的船舶满足国际和当地的安全标准。审核内容应包括船舶技术状况以及船员资质证明等,特别需要关注船舶的合规性,接收站应建立电子化的船舶审核档案系统,记录每艘 LNG船舶的详细信息,包括船舶尺寸以及以往在本接收站的操作表现。对于首次靠泊的 LNG 船舶,应实施更为严格的预审程序,必要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检查或远程技术评估,船舶信息审核应遵循动态管理原则,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任何缺陷或不足,要求船方限期整改并提供书面确认。
(2)船舶信息传递
船舶信息传递是确保接卸操作安全协调的关键环节,应建立多层次和全覆盖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船舶与接收站之间的无缝沟通。LNG 船舶应在计划靠泊前提交初步通知,在快抵港前提交详细的船舶就绪状态报告,包括所有安全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任何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为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应采用标准化的信息传递模板和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并配备冗余的通信渠道,信息传递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异常情况的及时报告,如船舶设备故障或接收站设施临时变更等,并确保所有相关方对这些情况有充分了解和适当准备。
(3)船岸安全检查
船岸安全检查是 LNG 船舶接卸前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措施,这一环节应遵循全面和记录完整的原则,确保所有潜在风险得到识别和控制。船岸双方应组成联合检查小组,使用标准化的船岸安全检查表进行全面检查,内容包括通信设备测试以及危险区域管控措施等。特别需要关注双方管理系统的兼容性测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实现联锁停车。检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零容忍政策,对任何不符合项必须立即整改,直至满足安全要求后才能开始接卸操作,应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在整个接卸过程中定期进行安全巡检,确保所有安全措施持续有效,完整的检查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4)储罐库存预警机制
储罐库存预警机制是防止 LNG 接收站超储或储罐低液位报警的关键措施,接收站应建立多级库存监控和预警系统,实时掌握储罐液位变化趋势,并与接卸计划紧密结合。预警阈值应根据储罐技术参数和安全裕度科学设定,系统应能够基于当前液位以及即将到港的 LNG 船舶货量,自动计算预测液位变化曲线,提前识别潜在的库存风险。一旦触发预警,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调整气化外输速率或启动应急转运计划等,对于库存预警系统本身,应实施冗余设计和定期校验,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接收站应制定详细的超储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5)接卸设备完整性
接卸设备完整性管理是确保 LNG 安全传输的基础,接收站应对所有关键接卸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管理。应建立科学的设备检查和维护计划,根据国际标准和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制定详细的检查周期和标准。关键检查项目包括低温设备的材料状态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功能性等,对于高风险或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应增加检查频率或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评估。所有检查和维护活动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执行,并保留详细记录。设备完整性管理应与风险评估紧密结合,针对识别的高风险设备或部件,实施强化监控或预防性更换策略,应建立设备故障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关键参数的变化趋势,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干预措施。LNG船舶接卸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和多措并举,需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应急响应能力培养。只有建立全面且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控制 LNG 接卸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确保操作安全高效进行。
3 结论
综上所述,LNG 具有低温和易燃易爆等特性,船舶接卸过程中稍有疏忽可能导致泄漏和爆炸等严重事故,大型 LNG 船舶接卸涉及多个环节,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极高,随着我国 LNG 产业的快速发展,多个大型接收站相继投产,对安全管理标准化和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识别接卸作业的关键风险点,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任东,杨伟红.浅析大型 LNG 接收站 LNG 船舶接卸安全管理[J].石油和化工设备,2022,25(11):177-180.
[2]林剑彬,陈超.大型 LNG 接收站海事开港准备难点及对策[J].世界海运,2017,40(04):1-6.
[3] 吴宛青, 郑庆功. 谈浮式储存气化船舶的安全管理[J]. 中国海事,2013,(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