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研析

作者

亓震 刘天祺 岳金霖 郑修梁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泰安 271018

引 言:土地资源对于人们的生活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并规范管理土地资源,能够保持粮食供应的安全性,带动发展并维持平衡。由于科技迅猛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很快、高效地分析处理空间数据,能够有效地为土地资源研究、规划、利用以及评估等提供数据依据。近些年,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愈发广泛,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效率,通过优化资源供应帮助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GIS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与遥感技术进行位置区域分布的信息计算与储存的功能系统,在整个区域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有着突出的技术实力,比其他相关系统表现出更强的特征及功能[1]。首先,GIS是自动分类收集、整理信息并使用相关软件的系统,而不单是原始数据信息的汇总系统。其次,GIS有着优异的数据库功能与信息组织性能,能够在相应本地区域内组织图像与文本信息,在大型数据库中储存已经整理好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性。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

国土空间规是我国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2]。其集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地区总体规划、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等多种规划类型的多种空间规划信息,进而带来了位置空间地域上许多自然资源因素之间的不一致、不符合等情况。针对这种来自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然资源规划信息存在的冗余、冲突等矛盾,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方法。然而,现行的管理方法和制图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大量地理信息数字化的处理需求,因此利用当今丰富的地域资源性信息为依据,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自然资源部全方面的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可同时与其他各层级行政机构和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系统进行链接和共享,在各地地方政府以及民众间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促进公共领域中数据信息的流通。

(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管理

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能够维持供应,经济也能够持续发展,需要把永久基本农田确定下来。依照地区用地计划情况,按照基本农田分配与补充的相关要求,确定土地实际状况图,测量基本农田规模[3]。其内容大致分为:首先,收集并划分已了解的基本农田所在地区、规模与相关信息资料,从而统一保存;其次,制作已了解的图纸,也就是以已获取的信息更改和处理好土地原状图,此外,相关基本农田元层的数据、属性以及精度必须符合要求;再次,明确基本农田的划定,主要内容是检查土地原状图确定好的基本农田的坐标和范围等是否存在错误之处,这项工作是相关领导相互配合在一起开展的;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继续整理和分析各种文件、数据等其他材料,最后建立一张基本农田分布图;最后,借助GIS建立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以便于基本农田的补充、统计、分析等。

(三)查询统计分析

若要有效地完成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应了解当前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并利用土地数据库数据检索功能。因此相关人员应对其中地图界限矢量数据以DWG格式文件制作出来,但是这种格式的坐标体系并不适用于土地数据库坐标体系,所以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先将土地工作的DWG格式矢量数据转换为土地数据库能使用的坐标体系,并将此数据转换成土地数据库可以识别的数据形式,同时将数据输入到土地数据库中,如此方可利用地理信息查询分析工具搜查一定的区域内土地分布情况和土地所归用途所属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公路建设也可利用土地和数据库功能快速估量道路、建筑、构筑物、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基础设施使用空地并给出建议方案与最佳方案等,同时利用土地和数据库技术能够提供相应位置并估算相应占用土地面积等问题来协助设计师完成比较决策。

在“城中村”进行翻新改造中,能够借助土地和数据库的技术优势对本土的土地产权情形进行快速分析,为“城中村”全面翻新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在大型工程或者重大项目建造的过程中,采用土地及数据库技术能够定位建筑位置,量算土地的各类用地面积,统计耕地消耗数量和基本农田使用数量,制定相应的占补平衡措施,规划基本农田调整方案和征拆后的安置补偿方案,然后快速对比方案、做出判断,作为各方案执行的依据。总之,在“城中村”改造时通过运用土地及数据库的技术优势即搜查、计数、分析的功能,利于广泛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的支持。

(四)土地定级评估信息系统的应用

由于我国土地定级评估开始的时间较晚,造成了土地定级评估不全面,如现有土地定级评估技术过于陈旧,还未构建完整的框架体系,标准也没有依据。而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改进上述情况。通过GIS技术建立的土地定级评估信息系统有 3 项功能:系统维护、土地等级确定、土地价值评估。土地定级评估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准确地完成土地定级评估功能并且具备自我修复的功能保证系统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为改善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发挥重要作用。其操作流程是首先利用土地等级确定模块对采集的土地信息或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处理的结果生成评分表、评分图和等级图。再利用土地价值评估模块计算出地价,设定相应的估价准则来实现科学、公平、合理地进行地价估算。最后用系统维护模块维护在全流程整个系统中所有环节的系统以便防止由于系统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五)征收土地管理相关税费核算

征收土地管理相关税费核算主要包括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费、征地管理费、土地开垦费等,而确定这类税收的标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依据的是所使用的土地类型,我们必须确定每个缴纳区域每类土地有多少占用面积,有了土地以及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功能,很容易便能获得各类用地的总面积,从而得出应该缴纳的税收总额,而这正是土地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主要核算依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逐渐成为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GIS技术能够高效地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为土地资源的调查、规划、利用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

参考文献:

[1]杨弘军.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测绘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 (23): 178-180.

[2]黄赞琪. 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J]. 住宅与房地产,2024, (21): 113-115.

[3]李远祥. 浅析现代测绘技术在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J]. 南方农业, 2024, 18 (08): 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