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作者

王玲玲

涞源县实验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4300

1 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1.1 社会互赖理论

社会互赖理论指出,群体成员间的互赖关系会对其行为与态度产生影响。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之间构建起积极的互赖关系,他们清晰认识到个人成功与小组整体表现紧密相连。为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学生需相互协作、彼此支持,携手解决问题。这种积极的互赖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其更积极地投身于学习活动。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着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主动构建的。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探讨与合作,共同探寻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从多元视角思考问题,分享各自的经验与观点,进而丰富自身认知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

2.1 合理分组

教师应秉持异质分组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英语水平来看,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和基础语法,能够较为流利地进行简单对话;而有的学生可能仅处于认识少量单词、能进行简单问候的阶段。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快速理解新知识的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时间来掌握知识。性格特点上,有的学生外向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则内向腼腆,不太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异质分组,使每个小组内既有英语基础扎实、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他们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难题;也有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指导。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共同进步。一般而言,以 4 - 6 人为宜。若小组人数过少,可能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导致讨论不够深入;若小组人数过多,则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难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展示能力的机会。而且,小组规模适中便于小组内部的管理和协调。组长可以更有效地组织活动,成员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例如,教师在学期初可以先对班级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然后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具体操作时,可以先将学生按照英语水平从高到低排序,然后依次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确保每个小组在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各小组之间的整体实力相对均衡。这样在后续的小组竞赛或展示活动中,能够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也能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取得好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凝聚力。

2.2 角色分工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应引导小组进行合理的角色分工。组长需要负责组织小组活动,确定讨论的时间、地点和流程,确保小组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同时,组长还要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当成员之间出现矛盾或分歧时,组长要及时进行调解,引导大家以团队利益为重,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小组讨论如何完成一个英语项目时,组长可以安排每个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大家依次发言,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制定出最终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记录员需要认真倾听每个成员的发言,及时将重要的观点、想法和建议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不仅可以帮助小组成员回顾讨论的内容,还能为后续的任务完成提供参考依据。比如,在讨论英语短剧的剧本时,记录员可以将大家提出的剧情设想、角色台词等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的整理和修改。汇报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能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清晰、准确地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例如,在小组完成英语项目后,汇报员要向全班介绍小组的项目内容、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同时还要回答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提问。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在小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己的表现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成绩。这种责任感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合作学习任务,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同时,角色分工也能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组长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记录员在记录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汇报员在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3 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和丰富的肢体动作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解英语语法时,教师可以用一些有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避免让学生觉得语法学习枯燥乏味。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当有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要主动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英语发音上存在困难,其他成员可以帮助他纠正发音,一起练习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展现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理性的态度进行交流和协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倾听对方的观点,然后分析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最后共同探讨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在一次英语小组讨论中,两个学生对于如何用英语描述一幅画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教师没有立刻判断谁对谁错,而是鼓励他们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并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包容的氛围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认可,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分组、明确任务与目标、角色分工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等策略,能够有效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任务布置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与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合作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指导,以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合作学习平台等,丰富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用芳. 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J]. 校园英语, 2023, (48): 64-66.

[2]朱梦云.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西南大学,2023.

[3]邵慧. 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探讨[J]. 成才之路, 2023,(21):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