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任法悦墓表艺术特色

作者

鲜振旭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1、《任法悦墓表》概况

1.1《任法悦墓表》的历史背景

《任法悦墓表》, 1930 年新疆吐鲁香雅尔湖出土的北魏时期墓表 ,黄文弼发掘。雅尔湖古墓位于交河故城沟西台地上,与交河城一沟之隔,整个墓区为一狭长台地,墓葬群面积较大,达10 万平方米。朱书、砖质,砖志的制作方法不同于天然石材,一般都由制砖匠人烧制而成,所以形状大都是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高昌出土的墓砖书法绝大多数以书而未刻的形式留存,直接写在烧制好的砖上,并没有进行镌刻,展示了最真实的书写面貌,高 33cm,宽 33.5cm. 厚 3.6cm一共8 行63 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任法悦墓表》书写于高昌延寿十一年(公元 634 年)正月四日葬于新疆吐鲁番县交河沟西,内地为唐太宗贞观八年。497年麴嘉王高昌,数十年间高昌内乱不止,王则姓氏更迭频繁。自麴氏王高昌以来,传九世十王144 年,高昌始初得安定。公元640 年(唐贞观十四年)高昌秦、后凉、西凉、北凉皆置高昌郡,此乃高昌为郡之沿革。公元 442 年,沮渠无讳率北凉余众攻占高昌,并于次年自立为凉王,此为高昌建国之始。公元460 年阚伯周王高昌,481 年张孟明王高昌,其后马儒王为唐所灭。

1.2《任法悦墓表》的志文及考释

《任法悦墓表》一共 8 行 64 个字,墓表文识别:“延寿十一年岁次甲午正月朔甲戌下旬四日,西府交河郡民任法悦,新除虎牙将军,追赠明威将军。春秋五十咸三,卆于辰时,以虬车灵柩殡葬斯墓。任氏之墓表也。”

其中所出现的官职解析:“虎牙将军”追赠“明威将军”。虎牙将军与明威将军均属麹氏高昌将军戎号中之小号将军,前者官品在第八等级,后者在第七等级。

殡葬制度解析:“虬车灵柩殡葬”"( 虫刂 ) 车 " 实即 " 虬车 ", 义同" 龙輀 ", 指车辕雕饰有虬龙图案的运载灵柩的丧车 . 其车辕饰以 " 虬龙" 形 , 殆愿死者能乘龙升天 , 化为仙人 , 常居极乐,为此地区流行的一种殡葬制度。

通过对《任法悦墓表》释文的解读,发现任法悦为高昌国本地人,生年五十三岁,生前的官职为虎牙将军,死后被追赠为明威将军,官职并不是很大。

2、版本对比

通过对《任法悦墓表》的全面查找,一共找到 7 个不同的版本,从时间上看,在 1951 年黄文弼著《高昌砖集》中国科学院印行,这本书中是最早出现《任法悦墓表》图片的,相对比较完整,但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有限,图片质量不是特别清晰,但是由于是刚出土时留的图片,所以整个墓表图版比较完整。《高昌墓表八种》故宫博物院著紫禁城出版社 2010 出版,这本书中所收录的《任法悦墓表》图版比较清晰,但是不足之处是整个墓表遭到损坏,导致边缘部分的字不够完整,如“赠”字的上半部分残缺,同时整个墓表内部也有所损坏,导致“交、新、除、秋、五、咸、墓”这七个字笔画不够完整,在分析其笔画以及释文的识读造成障碍。其他几个版本的均存在图版印刷不够清晰等问题,对《任法悦墓表》的研究主要借鉴这两个版本,进行分析其艺术特色。

3、书法风格分析

3.1 章法自然

墓表虽为行楷字体,章法浑若天成。孙过庭《书谱》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然而《任法悦墓表》的整个章法自然,恰恰做到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通常碑志都有界格,行长字数相等,有行有列章法更显庄重严谨。《任法悦墓志》属有行无列章法却显自然。出现这种书写方式可能跟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相关。墓志的前三行书写谨慎,平正规整。布白相对匀整,无明显行气摆动。符合大多数墓志的书写风格。自四行章法开始书写比较放松,布局疏朗,笔调轻松,字势欹侧变化丰富,大小错落。七、八行呈自然摆动之态字形收放最为明显。从整个墓志的章法看,字距开张有度,结构天成,给人以简远、疏朗之感,以自然的书写状态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3.2 笔法丰富多变 、楷隶糅合

正因为《任法悦墓志》是以墨迹的形式保存的,所以相比于魏碑的凿刻它的笔法是清晰可见。其书风呈现出异于时风的书法风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使之产生了区别于中原书风趋于“新妍”的楷书(此时的中原书风兽魏碑影响倾向于端正齐整、法度严谨。笔画形态逼近成熟的艺术特点。比如时代相近的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

部分字表现出由隶书向楷书演化的特征。四行第个八字“追” 、五行第六个字“春” ,捺画浓重夸张,一波三折,显现出隶书“雁尾”的特征。同时部分字也带有些许行书连带笔意,一行第七个字“次”、二行第一个字“正”、三行第四个字“河”,连带的笔意让整个章法更具有节奏感。《任法悦墓表》字形变化丰富,反映了高昌国时期字体演变中多姿多彩的特色。

3.3 结构生动自然,欹侧多变

笔画连带变化的搭配以及用笔的粗细多变,大大丰富了《任法悦墓表》用笔体系。长短笔画相辅而成,字势、连带、行气、神韵更是刀刻技艺下难以复刻保留下来的东西。对比北魏碑刻《李璧墓志》(公元520 年刻)的方整劲直,棱角鲜明,更显苍茫大气,以刀石之利相比笔墨之柔软灵活。通过对《任法悦墓表》以及《李璧墓志》两个作品的相同字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笔法以及字形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年”字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在用笔方面,由于书写墨迹和碑刻的不同一个显的灵动一个显方硬。“春”字的相同点在于撇捺的舒展程度是相同的。“秋”字在字形的欹侧笔画上基本相同。

可见,南北朝刻石中笔画锐利斩截之处并非完全都是石工刀凿所造成,而是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铭石之书体所应有的笔画样式,通过强调这种特征,以获得所期待的庄重醒目的视觉效果。

结语

《任法悦墓表》为高昌墓志的代表作品之一,书写于高昌延寿十一年(公元 634 年),本文通过该墓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志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书法特色在书法史上要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版本进行查找资料,分析梳理。发现不同版本的字帖对书法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不但影响对释文的解读,同样影响对书法风格的分析。本文通过对《任法悦墓表》书法风格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得出《任法悦墓表》在章法上书写自然,笔法丰富多变,楷隶笔法糅合,结体生动自然,欹侧多变 。

参考文献

1、黄烈编. 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M]. 古籍出版社,1989.2、穆舜英,王炳华主编 .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新疆卷 [M].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3、侯灿著. 西域历史与考古研究[M]. 中西书局出版,2019.4、王启涛作 . 朱雷新刊布吐鲁番文献研究 [M]. 巴蜀书社出版,2022.5、王启涛编. 吐鲁番出土文献词典[M] 巴蜀书社出版,2012.6、李鸿宾主编 . 中古墓志胡汉问题研究 [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7、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 出土文献研究续集[M]. 北京出版,1989.8、王素著.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M]. 故宫出版社,2011.9、故宫博物院著. 高昌墓表八种[M]. 紫禁城出版社,2010.10、张铭心著. 高昌砖书法[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赵平编辑 . 中国西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第 1 册 [M].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13、王素著.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M]. 故宫出版社,2011.鲜振旭(1998.9-),男,汉族,籍贯:甘肃平凉人,书法学院,23 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