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英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实践探究

作者

王春霞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安徽 合肥 230051

一、研究的背景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只有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领域,才能真正建成教育强国。

英语学科如何推动学科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依托教材文本,借助多模态资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内化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二、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探究实例

1. 深挖教材作为德育的素材。

(一)深入挖掘教材,依托文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北师大版本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Lesson3 为例,这一课的标题是 Getting to the top。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好的可以用来引导和激励学生拼搏向上的文本材料。教师在研读文本、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渗透德育。教学导入环节可以播放一段科比退役的英文视频,了解科比成功的秘诀。由科比导入本课的主人公,本课是由一位运动员从第一视角自述如何取得成功。课文从作者感叹自己为了获得成功而放弃和牺牲很多个人生活开始,到作者朋友对作者的不理解,从而引起作者的反思。通过作者的反思,可以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担心、恐惧和纠结。最终,作者反思出她本身具有很强的动力和决心,从小到大对自己要求很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想要获取成功,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必须要比别人多付出。作者的内心活动是符合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规律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磨难,要想取得进步和成功,就要内心坚定和坚持不懈。这篇课文的结构很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们去感知作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最终得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坚定内心,不懈努力,有舍才有得,有牺牲才有收获。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

此外,我们除了要挖掘和利用文本语篇的内容和涵义,我们还要引领学生去探索和总结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还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Lesson3 为例,这一课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本课要用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难理解,运用第一人称可以更容易去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可以使文本故事更加 vivid、authentic 和 convincing,从而走进读者的内心。这样的文本更能打动和说服学生,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加强品德修养。从而达到本课德育的目的。

(二)整合单元内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还是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Success。第一课文本讲的是:成功并不意味着物质富有,过着简朴的生活,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一种成功人生。第二课是听力课,文本材料是关于讲述五位大家心目中的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第三课就是讲述一位运动员如何取得成功的过程。Writing Workshop 是人物介绍 --郎平。Viewing Workshop 说的是成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Reading Club 1介绍一位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奉献出一生的普通人。Reading Club 2 说的是失败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整个单元整合起来,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成功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取得成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 运用多模态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多模态,multimodality, 指的是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教学中使用多模态资源,可以把多种资源比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结合起来,用于辅助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模态教学画面感更强,更直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Writing Workshop 这节课为例,通过展示郎平不同时期的多张照片,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引入这篇文章,这是一篇人物介绍—郎平。在阅读之前,发布一个 pair work 的任务,让学生彼此互动交流一下“What do you know about Lang Ping?”。通过口头交流任务,唤起学生们对郎平的已知知识。再让学生阅读本篇文章,让学生归纳总结文本的结构。在阅读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对郎平的总体介绍(one of China’s most recognized athletes; the most popularfigure in China’s volleyball history)。追问学生:为什么郎平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郎平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quality)? 并且让学生找出文本中的 supporting information。比如,如何看出郎平是一位 patriotic athlete?引 导 学 生 在 PPT 课 件 中 underline 文 本 中 的“However, Lang Ping’scommitment to Chinese volleyball brought her back home. In 1995, shereturned to become the coach of the women’s national team when the teamwas struggling.”让学生们特别关注“when the team was struggling”这句,从而得出郎平是在中国排球队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回国执教,并在她的带领下,这支队伍重回巅峰,赢得 2015 年世界杯(Under her leadership,the team came back to the top, winning the 2015 World Cup)。以上的文本信息都能表明郎平对于祖国的爱和奉献。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根据之前总结的文本结构,复述这篇文章。在读后的环节,鼓励学生们做 role-play 活动,访谈郎平。通过创设模拟的情境,学生更能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以更好的达到德育的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访谈郎平的英文视频,带领学生观看,聆听和感受郎平的家国情怀。

通过多模态教学,是可以提高课堂效果的,也可以提高在本节课中我们感受榜样人物力量的效果。让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学生们的内心。3. 保持课上和课下的连贯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

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包括从一上课的greeting 环节,老师要有仪式感的和学生们问好,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礼仪。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观点和思想的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们的 peer evaluation,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协作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四十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地渗透德育工作。

在课下,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也是进行德育的好机会。教师应该要精心挑选,用心设计,课后作业不能流于形式,要和课堂内容紧密联系,课后任务应该是课堂内容的延展和内化。做到课上课下有效衔接,以达到德育的连贯性、一致性、持续性。

教师也要做好榜样作用。教师要认真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注重自身修养。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要践行师德,就是要用具体的行动来引导和影响学生。教师的人品和工作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学生发挥榜样作用。

三、探究中的困惑

课标中提出,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为了检测教学中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效果,最常用的检测方式就是通过 questionnaire 的方式。如何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否可以建立和实施其他更有效的评价机制,这都将会是今后的教学探索中,笔者要努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总而言之,英语学科老师要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语言的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