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方案分析
韩旭
江苏新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116
引言
大气作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在现代社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以及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大量污染物不断地被排放到大气中,使得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系统、气候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负面影响。深入研究大气污染的危害,能够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增强环保意识,从而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大气环境的清洁与可持续发展。
一、大气污染的特征
(一)扩散速度快
大气时刻处于运动状态,借助风力、热力环流等自然因素,污染物能够快速扩散。一旦有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短时间内就会被大气环流带到不同区域。一些城市郊区的大型工厂排放废气后,在强风作用下,短短几个小时就能影响到周边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地区。这种快速扩散的特性,使原本局限于局部地区的污染问题,迅速演变成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难题。
(二)负面影响显著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的影响。从健康角度来看,它是促使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产生的重要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人们患哮喘、肺癌、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在生态系统方面,大气污染会破坏植被生长,导致森林衰退、农作物减产。酸雨作为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会使土壤和水体酸化,许多动植物会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在社会经济层面,大气污染导致医疗成本上升、农业遭受损失,还会腐蚀建筑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三)组成成分复杂
大气污染物种类较多而且成分非常复杂。其中,颗粒物包含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等,这些颗粒物不仅自身对人体健康有害,还能够吸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气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前体物质,氮氧化物不仅参与酸雨的形成过程,还在光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会产生臭氧等二次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广泛,涵盖工业溶剂挥发、汽车尾气排放等,成分复杂多样,包含苯、甲苯、甲醛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增加了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原理与治理技术
(一)治理原则
大气污染治理坚持两大核心原则,一是从源头治理,二是严格把控排放。源头治理是核心,要求在工业生产、能源利用等环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工业企业优化流程、选用低污染设备及原材料,化工行业改进催化剂等提高原料转化率;能源行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源减少污染物产生。即便源头治理,仍有污染物产生,所以排放控制同样关键,制定并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监管,一些火电厂会安装脱硫等设备使烟气达标排放,同时建立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测污染物浓度,处理超标排放行为,保障大气环境质量。
(二)治理技术
1、脱硫技术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脱硫技术主要用于脱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随后经过氧化生成石膏。这种方法的脱硫效率较高,通常可达 95% 以上,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
2、脱硝技术
氮氧化物会引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脱硝技术则是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目前主流的脱硝技术之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向废气中喷入氨气或尿素等还原剂,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这种技术的脱硝效率较高,能够达到 80%-90% ,可以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3、烟气防尘技术
为减少颗粒物排放,常用烟气防尘技术。静电除尘借高压电场电离气体,使颗粒物荷电后因电场力被收集;布袋除尘靠过滤介质拦截颗粒物,二者对细微颗粒物去除效果佳,能显著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减少雾霾等污染。大气污染治理原则指明方向,各类治理技术是实现目标的有力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助力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三、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一)强化环保宣传与理论培养
环保宣传与观念培育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当前,不少人对大气污染危害认知不足,参与治理积极性欠缺。可以在社区进行环保讲座、新媒体科普短视频等多元形式,让公众直观了解大气污染对健康、生态及生活的负面影响。
(二)推进能源开发与技术创新
能源结构不合理和资源浪费是造成大气污染重要原因。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这些能源清洁无污染,提升其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可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三)完善大气环境检测体系
精准监测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能实时掌握大气污染状况。在城市不同区域合理设监测站点,运用先进设备,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借助卫星遥感技术,从宏观层面监测污染物分布与扩散趋势。将监测数据实时汇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剖析污染来源、浓度变化及传输路径,及时调整治理策略。
四、结论
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工程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均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优化能源结构、控制交通运输污染以及完善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等。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够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人类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环保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望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
参考文献:
[1] 王红英,梁颖.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危害及其治理措施[J]. 清洗世界,2024,40(5):158-160.
[2] 安建华 .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危害及治理措施探析 [J]. 生态与资源,2024(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