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作者

牟晓兰 郭雅欣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110034

课程目标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从传统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近年来更加凸显的“核心素养”以及四维目标。这一演变不仅体现了教育理念的逐步转变,还标志着教学方法和内容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化。特别是此类变化反映了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说明教育不再单纯依靠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点的学习,往往是在零散的、孤立的情况下进行,未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需的综合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急需突破单一知识点传授的局限,转而围绕“大单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更大的框架下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

这一转变要求教师将多个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知识 体系,而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通过整合不同的学科内容、知识点和技能,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整体结构,使学生不仅学到具体的知识,还能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应用。这种以“大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知识联结性和深度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单元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深入的思维框架,从而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面临课时安排紧张、资源配置不足以及教学压力较大等挑战。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物理学科具有显著的知识体系性,各个知识点、概念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物理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当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注重各部分知识的有机融合。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单一章节或主题的教学目标,还要从学科知识的结构出发,将不同单元、章节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考虑进来。例如,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电学等不同领域,虽各自具有独立性,但都可以通过某些物理原理、方法来串联。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整体性原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引导。在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主性,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问题、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 趣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某一物理现象,从中发现并总结物理规律,而非直接传授结论。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体性原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

(三)层次性原则

物理学科的学习通常遵循从易到难、从基础到深度的渐进规律。因此,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层次性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应遵循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基础概念和原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更复杂的物理知识,并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层次性原则能够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也能通过深度学习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四)灵活性原则

在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灵活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反馈以及学科内容的特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变化。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需求是不同的,教师应具备灵活的教学策略,以便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时的调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进度,或根据学生兴趣的变化调整教学方式。教师还应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资源条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批判性思 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灵活性原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效学习,最终提升其物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五)真实性原则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与课时教学中的情境不同,后者通常简化了真实情境,难以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系统性思维 。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创设更加综合且符合实际的情境,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反应,并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理解。真实情境的创设不仅提升了物理学习的意义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学生学会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分解复杂问题并运用物理理论,既培养了实践能力,也促进了认知发展。若情境缺乏真实性,学生可能难以感知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失去兴趣,影响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创设紧扣实际生活的情境,避免脱离实际,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兴趣、应用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应遵循整体性、主体性、层次性、灵活性和真实性五 项原则,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原则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 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7,(01):66-73.

[2] 刘徽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 [J]. 教育研究 ,2020,41(06):6 4-77.

[3] 崔允漷 . 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 [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04):1.

[4] 张玉峰 . 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单元学习过程设计 [J]. 课程 . 教材 . 教法 ,2020,40(03):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