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动”到“养成”:幼儿园戏剧活动中品格教育的融入路径探索
文慧
萍乡市保育院 337000
在当代那涉及众多方面的学前教育领域当中,戏剧活动凭借其以独特的综合艺术形式所展现出的特点,逐渐成为了培育儿童品格的一片肥沃土壤;从“活动”向着“养成”的这种转变,实际上意味着教育形式在深度层面的进一步深化,并且也从一定角度折射出学前教育理念正从传统的知识传递方向朝着人格塑造方向进行转型;而幼儿园所开展的戏剧活动,因其具备情境性、体验性以及互动性这些显著特征,从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实现品格发展“具身化”的特定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孩子们能够借助角色代入的方式来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在情节所产生的冲突之中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于团队协作的过程当中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
一、情境浸润:构建品格认知的具象化场域
在幼儿园所开展的戏剧活动这样一个特定范畴之内,被视作是融入品格教育之有效起点的“情境浸润”,鉴于幼儿在理解抽象品格概念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借助戏剧活动来构建具体场景以及角色互动的形式,促使品格特质朝着幼儿能够触摸体验到的行为具象进行转化,以此助力幼儿在沉浸式参与的过程之中去形成对于品格的初步认知。
如在大班所进行的戏剧《蚂蚁搬西瓜》里,教师精心创设出“巨大西瓜”与“微小蚂蚁”这样具有鲜明对比的情境,即充气西瓜占据半个活动室空间,幼儿们纷纷扮作蚂蚁并以“一片树叶”作为工具;在此过程中,“蚂蚁们”被西瓜“弹回”,部分幼儿萌生放弃念头,教师则借助“蚂蚁队长”这一角色引导幼儿再次尝试,幼儿们在反复尝试诸如“叠罗汉”“搭斜坡”等方式的进程里感受合作所具备的力量,进而体会“坚持”这一概念所蕴含的意义,最终通过“树叶传送带”成功运走西瓜,幼儿们欢呼雀跃,对“勇敢面对困难”这一理念予以认同。
情境浸润式的那种摒弃说教式品格灌输的品格认知,使幼儿能够在“成为角色”这一过程当中,借助对角色行为逻辑的观察、模仿以及体验,进而自发地将诸如“善良”“合作”“坚持”等之类的品格同相应场景建立关联,以此为品格的“养成”奠定下感性认知方面的基础。
二、角色代入:实现品格内化的情感联结
在幼儿园戏剧活动而言,被视为品格教育从“认知”迈向“内化”之关键环节的角色代入,能让幼儿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其中所包含的喜怒哀乐以及面临的选择与困境,从而使品格不再仅仅是外部的行为规范,而是变成与自身情感产生共鸣的一种内在需求;通过深度情感体验这种方式,幼儿得以在角色身份当中去感受因品格选择而带来的心理反馈,并且深化自身对于品格价值的认同。
以《小刺猬的刺》小班戏剧活动作为典型示例,教师可以依据“友善”这一关键元素从而精心设计出“小刺猬想交朋友”这样的核心冲突内容。在整个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幼儿们会以轮流的方式来扮演“小刺猬”这个角色,具体表现为那些佩戴着尖刺道具的幼儿去试图拥抱“小兔”,而“小兔”因为被“刺”到所以出现了向后退的情况;紧接着加入了“小松鼠”参与的游戏环节后,积木又被“刺”从而导致被打翻在地。此时扮演小刺猬的幼儿便产生了“为啥他们都跑了”这样的困惑,然而教师并没有选择直接去给予回答,反而是引导其他幼儿运用角色语言来进行回应,回应内容为“你的刺扎我啦,轻碰行不”。在经过反复进行角色互换之后,扮演小刺猬的幼儿逐渐学会了对自身身体进行控制,采用“后背轻靠”这种方式去替代之前莽撞的拥抱行为;那些扮演小动物的幼儿,凭借自身理解得出“小刺猬并非是出于故意,其内心实则是渴望能与大家一同玩耍”这样的认知,其中“小刺猬”以一种极为温柔的方式成功融入到游戏之中,幼儿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里似乎潜藏着对于“友善”的独特注解——所谓友善,指的是不伤害他人、能够体谅对方并且用令人舒服的方式彼此相处。
而大班所开展的戏剧《国王的新衣》,为幼儿们创设了体验“诚实”这一概念的复杂情境,在教师对“大臣看布料”这一片段进行排练过程里,安排幼儿依次轮流扮演“说谎大臣”以及“说真话小孩”,当扮演大臣的幼儿面对“空织布机”时,部分幼儿说着诸如“有着美丽花纹”之类话语的同时眼神却不自觉地躲闪,而扮演小孩的幼儿则大声喊出“国王没穿衣服”,喊完之后还紧紧攥紧拳头。教师通过紧紧抓住那些细节进而展开追问,所问内容为“说假话,你内心会觉得舒服吗?”以及“说真话,你会不会感到害怕呢?”,而幼儿则在进行角色内心独白这一过程当中逐渐厘清这样的认知,即说假话会使人内心不安,说真话虽会感到忐忑但却能收获坦然。当剧情发展到“小孩说真相后国王笑了”这样经过改编的结局之时,幼儿于角色释然的状态里体会到,诚实其实是需要具备勇气的,说真话能够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宁,并且比谎言更具有力量。
角色代入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以一种使品格教育摆脱原本那种“应怎样做”的刻板框架的方式,让其成为幼儿基于“我想怎样做”的自主选择。在角色共情的过程当中,幼儿对于品格行为表现加以理解,同时感受品格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逻辑,就如同小刺猬学会那种温柔的满足一般,又像小孩在说真话之后所获得的轻松那样,而这些心理体验会被内化为幼儿品格养成过程当中的情感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戏剧活动于品格教育融入方面提供了丰富可能性及实践路径,孩子们在戏剧活动里经角色扮演、情境体验以及团队合作,能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良好品格素养,这既有助于其情感与社交能力发展,又为未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利用戏剧活动独特优势来设计更具针对性、有效性教育方案以实现从“活动”到“养成”转变,通过这一探索期待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品格教育能成为自然且持续养成机制助力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富有责任感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 张蕊. 论儿歌在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中的表现[J]. 戏剧之家,2022(21):58-60.
[2] 高培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音乐戏剧活动中的运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5):126-127.
[3] 赵泺钧 . 幼儿园音乐戏剧活动的实施策略[J]. 学园,2022,15(5):90-92.
[4] 曹婷. 戏剧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初探[J]. 品位·经典,2021(11):166-168.
[5] 彭婧. 从音乐到戏剧:谈幼儿园音乐戏剧主题活动的创生[J]. 名师在线,2019(28):79-80.
本文系课题名称《品格养成教育融入幼儿园戏剧活动的路径研究编号PXYJ2022-209 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