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刘艳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紧密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课堂提问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激发学生思维、促进知识理解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取学生学习信息、进行及时评价反馈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往往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里,课堂提问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首先,课堂提问是连接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的桥梁。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教师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思考任务,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前进,确保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它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直接窗口。教师借助提问,能迅速知晓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与误区,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再者,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力工具。
2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2.1 提问目标不明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提问目标不明确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教师未能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导致所提问题与教学的核心目标脱节。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本应围绕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性质特点等关键知识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然而,却提出诸如“函数在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实例”这类偏离重点的问题。
2.2 问题设计缺乏层次
初中数学课堂上,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部分问题难度过高,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
3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及案例
(一)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策略阐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设计课堂提问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深入分析教学目标,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提问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案例分析
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中,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
(k、b 为常数, k≠0 )中 k 、b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教师围绕这一目标设计了以下问题:
基础记忆类问题:“一次函数的一般式是什么?”(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理解分析类问题:“当 k>0 时,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哪些象限?当 k<0 时呢? b 的取值又会如何影响图象与 Δy 轴的交点位置?”(引导学生分析k、b 对图象的影响)
应用拓展类问题:“已知一次函数 y=(m-2)x+m-3 ,当m 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记忆到应用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同时为后续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问题设计注重层次性与启发性
策略阐述
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课堂提问应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
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提出简单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帮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出中等难度问题:“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的理解)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除了课本上给出的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你还能通过其他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尝试给出证明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样的提问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发展,同时也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三)把握提问时机,营造良好氛围
策略阐述
提问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例如,在新课导入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讲解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小结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基于教学目标精准设计问题、构建多层次问题体系、及时有效反馈评价以及丰富提问形式等策略,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提问技巧与素养,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现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 [J]. 李波 . 中学数学 ,2022(18)
[2]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J]. 吴淑滨 . 学苑教育 ,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