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陈敬

蛟河市第九中学校 132500

一、引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科的起始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阶段。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生物现象、理解生物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理解生物知识

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仅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观察生物现象,从而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学生通过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能够直观地看到叶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不同变化,进而深刻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二)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动手实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实验中需要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操作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结果等,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对照实验,思考如何控制变量,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资源不足

部分学校由于经费有限,生物实验仪器和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一些实验材料也难以保证及时供应,导致一些实验无法正常开展。例如,在进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如果显微镜数量不够,学生就只能分组轮流观察,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影响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教学方法不当

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演示”模式,教师先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进行示范操作,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模仿,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优化实验资源配置

学校应加大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投入,更新和补充实验仪器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实验材料采购和管理制度,保证实验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用塑料瓶制作生态瓶、用硬纸板制作细胞模型等,这样既能解决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实验结果。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例如,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影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消化过程的原理。

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在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小组成员可以分别负责固定小鱼、调节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等工作,通过合作完成实验。

(三)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教师要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对于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可以适当缩短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实验。同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观察种子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又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四)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和动手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评价标准,从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例如,在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 [J]. 张亮 . 文理导航 ( 中旬 ),2023(09)

[2]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J]. 陆路 . 试题与研究 ,2023(22)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创新策略 [J]. 付东东 . 中学课程资源 ,2023(07)